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0


  三、“和”的思想在中国当代外交中的体现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深受列强侵略、奴役之苦,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首先就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基本方针。他一直强调,中国需要在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推己及人,世界各国也都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而要想获得这种和平的环境,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同时,中国自身也不能寻求霸权主义。他说到:“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关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角色,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应该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所谓“韬光养晦”,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战略重点应放在自身国力的发展上,不要过多地介入国际争端,在国际舞台上“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也不寻求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如果回顾当代中国的军事外交历史,早在邓小平时期就已经提出了“和”的立场。这也是延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观点。
  进入第三代领导人执政期,江泽民也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阳光包含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异彩纷呈。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世界多样性的外交理念,正是对古代“君子和而不同”思想的传承与升华。
  而现在,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和谐世界”构想,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全球趋于多极化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狭隘的站在中国的立场。随着国际社会大环境的持久和平,各国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世界多极化已经不可避免。而各国的文明、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经济模式不尽相同,在相互接触过程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国深信只要本着“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其内容具体包括:一是更新安全观念,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二是建立有效的集体安全制度,强化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制度核心的重要地位;三是加强安全合作,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两年发布一次白皮书,公布中国的军费并阐述中国的军事外交政策。2006年公布的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2008年的白皮书在国防政策这一章节内容没有变化:“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2010年的白皮书中依然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同时还增加了合作的内容:“中国将坚持开放、务实、合作的理念,深化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护航、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支持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由此来看,中国的外交政策,上到国家战略,下到国防政策,都是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力量无处不在,在外交政策及国防政策中也得到了丰富的体现。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的思想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防政策。而这种“和”的思想又不局限于一国的立场,是“全球治理”的一种理念,这种思想也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也愿意继续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