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劳动法律制度的变迁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0

  摘 要:各个国家的劳动密切相关的,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几经变迁,虽然各国各有不同,但是大体的趋势是相同的,即从附属关系走向形式平等,再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本文就以我国为例,来说明劳动法律制度的变迁。


  关键词 :动法律制度 变迁 历史


  中图分类号:DF08 文献标识码:A


  自从1949年建国,废除了封建时期落后的劳动制度后,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制度。而在这60多年的时间中,随着经济体制和法治理念的不断变革,劳动关系日新月异,而理所当然地,调整其的劳动法律制度也几经变迁。
  1劳动法律制度变迁
  1.1制度变迁的阶段
  (1)包办阶段(附属关系):劳动者被视为工具,附属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属于用人单位的内部问题,用人单位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劳动者的权利不能得到保护。
  (2)雇佣合同阶段(形式平等):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劳动关系也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即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平等的双方主体,双方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自主签订合同。这一阶段虽然在理论上赋予了劳动者自有责任,平等协商的资格,但是由于双方实际地位的差距和劳动力过剩的现状,劳动者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只具有形式上的平等。
  (3)劳动合同阶段(实质平等):从社会化的角度,倾向于保护处于劣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利,增加社会福利保障,努力实现实质平等。
  1.2制度变迁的原因
  一国的法律制度是其政治环境、经济情况和法制观念等的集中体现。所以制度的改变往往都是以社会体制、经济阶段和法律理念的变化为前提的。而社会体制虽然是最根本的原因,但是其对于劳动法律的影响却是通过经济制度改革来进行的。故而,从经济制度和法律观念两个方面来分析制度变迁的原因。
  1.2.1经济体制
  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发展生产力目标的指引和世界经济改革浪潮的影响下,中国走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袁锋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划分为5段:(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4)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5)推进、深化和完善市场导向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从整个变革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脚步,直接影响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从计划经济下的国家政府包办走向了市场经济下的合同关系。
  1.2.2法律观念
  虽然说法律观念也是社会、经济体制的产物,但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法律学科,劳动法律是只接受法律观念的变革的影响的。首先,是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认识。最开始,劳动者一般被视为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搬;而随着平等观念、人权思想的传播,劳动者要求自由择业、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所以产生了雇佣合同制,劳动者通过合同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强大的用人单位与势单力薄的劳动者之间的地位相差太大,从而出现了社会化的思想,将天平向保护劳动者的方向倾斜。
  1.3具体制度的变迁
  1.3.1从包办阶段到雇佣合同阶段
  最重要的是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包办就业、职工终身“铁饭碗”的格局,劳动合同制得以确立,实现了从包办阶段到雇佣合同阶段的转变。
  1.3.2从雇佣合同阶段到劳动合同阶段
  促进其转变的立法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一系列社会保障法的颁布。具体到规定层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违约金的约定与禁止;(2)代物清偿与现金支付;(3)解约与解雇;(4)居间行为与劳务派遣。
  2评析
  (1)顺应了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劳动关系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劳动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由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多样的劳动力需求摆脱了过去单一的体力劳动,人才的价值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选择已经从单向变为了双向。所以劳动法律从包办走向雇佣合同,又从雇佣合同走向了劳动合同。
  (2)是社会环境和法治理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具体制度的变化是源于整个社会所处的阶段和人们对法律理念的理解。而这也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法律制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对法律理解的变化,从而影响法治的进程。
  (3)体现了人权思想、平等观念的发展。整个劳动法律的发展史也是我国人权思想、平等观念的发展史。从过去劳动者的人格附属于用人单位之中,用人单位拥有绝对的权利,到将二者视为理论上平等的主体,再到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倾向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可以看出,劳动者的权利在一步步得到更加深入的保护,体现了我国人权思想的发展。
  (4)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由法律制度变迁的成本,即收益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这个理论是说,法律制度是有一定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改变的,除非变迁之后的法律会带来更大收益。这实际上是从经济学角度论述,论证劳动法律制变迁的合理性。也说明了劳动法律的变迁是与社会发展、劳动关系的变化相一致的,其变革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和劳动关系的变化,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劳动法律的变迁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随着经济、法律理念等等的变化而变化的,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其变革历程也展示了我国不同阶段体制和理念的变化,揭示了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演变的整个历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