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打击中能及时发现问题,摸出规律,搞好预防。通过查办案件,在办案中发现带有普遍性、行业性的问题,则可根据它们的共性规律、共同特点,开展行业预防和专项预防。例如,该院在查办该县水电系统案件时发现,该系统的经营活动中存在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收取回扣不入账、收入的水电费不入账、编造假账等。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院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摆整改,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纠正行业风气,有效地防止了职务犯罪的滋生蔓延。通过检察监督职能的充分行使,把犯罪的苗头消灭于萌芽,有效地实现了打防并举,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要坚持党委领导,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坚持“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领导工作机制。预防职务犯罪建立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下,检察机关牵头,社会各阶层参与的互动预防工作机制,并在工作中探索创新和发展,积极推动预防犯罪的立法工作,让预防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党委要组织预防职务犯罪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属下各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检查,进一步从源头遏制腐败,同时杜绝某些单位压案不移送查处的现象。加强与审计、纪委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依靠党委的领导、人大、政协的监督、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同时也要依靠全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共同做好犯罪预防工作。
(三)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法律宣传和咨询,促进社会预防的形成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经验、做法;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大要案成果展览、开辟专栏、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展示检察机关预防犯罪的成果;结合检务公开、举报宣传、接待来信来访等形式,及时揭露职务犯罪,堵塞易于发生犯罪的漏洞;通过普法教育、编辑法律教育丛书、上法制课、以案释法、网上宣传等形式,教育公民遵纪守法,积极支持和参与预防犯罪活动,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舆论氛围,使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社会基础性预防网络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积极有效地开展个案预防,提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
通过个案研究类案,综合运用量化研究和实证分析等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准确揭示行业、系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深入进行宏观对策和前瞻性研究,掌握职务犯罪规律,积极提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管理监督制度等防范和遏制职务犯罪的对策、检察建议书,规划预防方案,制定预防措施,推广预防经验。结合个案的办理,选择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针对犯罪分子作案的目的、动机和实施犯罪的手段以及发案单位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分析犯罪产生的原因,总结发案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暴露出的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和廉政措施,并采取回访的形式巩固预防效果,从而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
(五)深入分析研究职务犯罪的规律,推动系统预防
针对同一系统职务犯罪的作案手段、作案方法、犯罪心理、发案规律大体相同的状况,通过对已出现的职务犯罪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宏观调研、具体论证,分析职务犯罪形成的原因、特点、规律、机制,指出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一定时期一些系统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职务犯罪规律进行剖析,推进有关系统和其上级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落实整改方案,创建新的管理制度,避免同类犯罪在系统内再度发生。要选择群众反映强烈、发案较为突出的系统,组建由检察院领导、预防职能部门人员及系统主管部门领导、纪检、监察人员参加的共同预防体系,制定联系办法,联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活动,推动系统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六)建立富有效率、完备有序、操作性强的运作机制
预防机制是预防形式、预防方法、预防原则、预防内容的统一。预防形式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对象、领域和内容可划分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部门预防和社会预防,重点预防和普遍预防,行业预防和单位预防,案前预防和案后预防,案中预防和案外预防等。预防的方法主要有:对策研究,检察建议,宣传、教育和咨询。探索和实践预防职务犯罪新机制,就是要实现从分散状态到集中管理的转变;从部门形式的预防向全面预防的转变,从而建立操作性强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