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一个良好的推行宪政的政治环境。“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逐渐唤醒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十七大报告肯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并同时提出要加强民主建设,这些政策都为宪政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由于民众长期以来对权力盲目信奉和崇拜,对政府官员的信赖,目前我国的宪政意识培养还需要政府在其中采取主导地位,但宪政的实施,对抗性宪政意识的培养始终是对政府权力的一种削弱,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中,政府需要保持开明的政治姿态,一以贯之的走宪政之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控权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和培育公民参与宪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批判的民主和自由。只有这种政治环境创造好了,宪政才能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
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宪政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要求商品交换平等的进行,由此产生了自由、平等、财产权等权利观。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普遍发展会形成社会成员强烈的权利意识,这不仅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更要求国家承认和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意识的觉醒要求国家的统治方式发生转变,因为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必然会践踏公民的权利,所以市场经济形成的权利意识会唤醒人们自觉地用公民权利约束和限制国家权力,这样对抗性的宪政意识才有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
3.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宪政发展初期对抗性意识影响宪法制度的制定,反过来,宪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培养公民对抗性宪政意识的作用。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我们不能忽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对抗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可以说,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公民对抗权的默认。但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宪政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为行政法领域的抵抗权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了公民能明确正当的行使对抗的权利,我们应该向西方各国学习,在宪法文本中肯定公民的对抗权。其次,对权利的保障始终离不开救济,一切有救济的权利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为了保障对抗性权利的实施,从而提高公民的宪政意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并结合我国的情况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赋予公民具有对抗不合理制度,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的诉权,让宪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让宪法在维护基本权利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法律。这是培养对抗性宪政意识的关键之处。
4.培养各阶层的法制观念,培养正确的宪政观。从理论上讲,公民的宪法信仰、宪法至上理念的形成可以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和政府的宣传、普法教育来实现。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大多数公民实际上不可能接受系统的法律教育,所以目前我们的培养工作重点应该首先放在法制工作者和青少年。其次,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提高我国公民的宪政意识,其特点是无时无刻不与社会成员相接触,影响最为广泛,任何政治制度都离不开某种形式的大众传媒。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重要工具。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长时间没有体现明显的成效时,公民对宪政可能产生消极的看法,宪政情感可能变的冷漠。我们的教育工作就要耐心和有信心,坚持宪政意识的培养。
宪政的发展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公众的民意要求、压力及监督是宪政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宪政发展的社会基础。当前,中国正是需要培育公民对抗性宪政意识。只有有了和国家公权力对抗的信心和理念,我们才能达到宪政的真正精髓和目的,为建设宪政国家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实现我国的宪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