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及其评价(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2-13

  以同辈群体“PeerGroup”作为标题在Webofscience进行检索,得到论文2201篇,最早发表的文章分别是1956年,共2篇;以“PeerGroup”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结果是57028篇文章,将结果按照语言种类进行排序(前五位)依次为:英语、韩语、中文、德语和西班牙语;按照发表文章数目排名,排在前三位的作者分别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施瓦兹(SCHWARTZ,D),美国杜克大学的道奇(Dodge,KA)和日本成蹊大学的泷泽诚(Takizawa,Makoto);按照文章发表数量,对期刊进行排名,可以发现发表同辈群体文章数最多的期刊排名(前三名)如下: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青少年杂志).在检索到的英文文献中,有13篇文献标题是直接与大学生同辈群体相关,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的是打架、饮酒、吸毒和学习等方面。从搜索的基本情况看,国外对同辈群体研究起步较早,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另外,除了使用英语的国家外,日本和韩国也在研究同辈群体方面涉及比较多,在着名的专家学者中,东、西方专家均有涉猎。由此可以看出,同辈群体问题受到了东、西方国家学者的一致关注。

  2.国外研究同辈群体的基本内容

  从检索到的资料和书籍中,总结国外同辈群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1)同辈群体对青年人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这一观点,是社会学理论,国外研究对这方面主要是集中于同辈群体对青年人社会化的负面影响,而影响的内容主要涉及吸毒、犯罪及同辈群体给青年人的压力(负面).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证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最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阐述,同辈群体对青年人社会化的负面行为、危险行为有联系,要求建立积极的防御措施。

  (2)同辈群体与学校间的关系。霍林斯黑德(Hollingshead)于1949年出版着作《埃尔蒙泰因的青年》,提出了现代学校中的同辈群体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霍林斯黑德发现,埃尔蒙泰因的学生生活是围绕小团体和同辈群体的。衣服的样式、参与俱乐部活动和学校之间的体育活动、课程的选择和毕业后的愿望,所有这些都是受小团体的影响而形成的。同辈群体强化了参与社会流动的机会。

  (3)同辈群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研究视角是同辈群体对青年人的积极影响,是指青年人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同辈群体的内部认可,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进而进行积极学习,这些学习是同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学习,而不是顺应群体亚文化而反对学校的教育。

  3.其他研究

  在对同辈群体的其他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对同辈群体的重视程度较高,在青年人戒毒、治疗精神疾病、同辈评价中研究比较广泛。而对儿童同辈群体的研究更是比较深入。这些研究对本文的借鉴意义有限,不多做描述。

  三、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价与展望

  (一)现今研究的基本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完善其基本的理论,不仅需要不断研究国内的前沿理论,同样需要借鉴国际相关的研究成果,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良好作用。

  1.国内研究的基本经验和不足

  (1)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1998年以后,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围绕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展开,对大学生同辈群体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路径、作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发现在这些理论研究中,没有明确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仅仅将同辈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环境进行研究,几乎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基本理论,缺乏重要的立论支持。

  (2)实效性研究方面。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实证研究相对较晚,在中国知网和读秀网的查询中发现,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证研究的论文有3篇,说明国内学者已经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实证研究是实践研究的主要载体。但不得不看到,在已经发表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调查研究的对象也不具备代表性,实证研究没有长期可靠且有说服力的数据基础,针对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而开展的调查研究较少,也没有较为完备调查问卷和相关分析等材料,缺乏相对的深度和广度。

  (3)研究视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正面的角度出发,阐述大学生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但对其负面影响研究较少。大学生同辈群体广泛存在于高校中,是不容忽视的教育主体之一。国内大多数的学者都是从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对策研究上进行研究,而对于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局限性及对策研究甚少。

  2.域外经验的借鉴和反思

  (1)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关于同辈群体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在文献整理中不难发现,纯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同辈群体作为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没有学者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也没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具有典型的西方研究色彩。

  (2)实证研究方面。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证研究较多,在搜索到的外文文献中,研究同辈群体的文章,几乎都是在基础数据的支撑之下而完成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调查的对象也是比较广泛。相反,纯理论的研究非常少见。

  (3)研究视角。国外研究同辈群体的视角几乎都是站在负面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来阐释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预防某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在研究中发现,国外同辈群体之所以被放在负面的研究视角中进行研究,是因为在学校和社会化之间缺乏基本的纽带,即专门的公民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同辈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而这种亚文化恰恰是反学校、反社会而存在的,没有专门的学校机构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自由行动,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这也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负面体现。

  (二)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考察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同辈群体问题的成果,在这些成果的启发下,今后的研究主要应从以下三个着力点出发:

  1.以整体的历史眼光研究问题。将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贯穿性的研究梳理。与以往人们直接针对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不同,认真梳理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中寻求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2.更加注重实证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找到目前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揭示问题形成的原因。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教师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化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确立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同辈群体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融入中国特有的符号,以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2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2004.

  [3]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M·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