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存在。同时,“仁”也是生生之德,举有润化、陶铸和生成万物的伟大功用。《易传》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元、坤元实际上讲的都是仁体),《中庸》讲天地之道“其为物不贰,其生物也不测”,讲“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以及明道先生发挥的生生之理,都是此义。

人若能通过身心修养工夫将人人本具的内在仁德彰显出来,就能真切地觉悟到人与自然在本源上是一根同体的。基督教讲人和自然都始自上帝的创造,而儒者讲人和自然都源于仁体之化成。教虽不同,而理则不无相通之处。既认识到自然与我们是同体相连的,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本来是朋友,而非相互对抗的敌人,应该“相视一笑泯恩仇”才是。所以,周茂叔窗前草不除,以观生意;郑板桥不喜笼中养鸟,用适其性(7)。这样一来,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就能以真诚的体恤之情去行事,而不是抱着谋取一时功利的机心去应付,从而根本上摆脱反反复复的“虚与逶迤、相与周旋”的怪圈,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和谐关系,而不是明目张胆的斗争关系或貌合神离的“合作关系”。

把自然看成我们的亲友,真诚相待,的确能从根本上医治环境病变,但是,这样是否会让我们退回到“结绳而治之”的纯粹的“原始状态”?答案是:如果脱离了“仁”的原则,有可能是这样;如果始终恪守“仁”的原则,则大可不必为此担忧。因为,我们不要忘记,儒家“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爱有差等”。

儒家的“仁”,就其为万物的本体、万物的“资始”者、“资生”者这层意义而言,就“物物一太极、统体一太极”这一语境而论,有其绝对的普遍性的一面。但在仁体“繁兴大用”的过程中,在具体的事物上呈现时,并不是抽象的“博爱”、“兼爱”,而是有远近、厚薄、轻重、缓急、本末、内外等许许多条理、分际。也即,仁爱的播施,是由近及远、各如其分地逐步“推”开去的,而不是不分厚薄、均平地以平面状的形态“盖”上去的。依据“仁”的原则,必须先爱自己的亲人,后爱别人的亲人;必须先爱自己的子女,后爱别人的子女,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否则就是“不孝”、“不仁”之大者。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从积极方面的行仁着眼的。是说人不能自私,要行孔子所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不过孟子的这段话完全可以从消极方面来理解,即不能“老人之老而及吾之老,幼人之幼以及吾之幼”,或者“人老吾老、人幼吾幼一体平视”。如此理解,不必担心对孟子的思想有丝毫的违背。孟子之所以与墨家辨难不已,就是为此。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亲而仁民”是在人与人之间行仁的原则;“仁民而爱物”是在人与自然物之间行仁的原则。也即,原则上讲,对人类的爱必须先于、重于对动植物等自然物的爱,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这只是大的分际,细小的分际是无穷无尽的,必须有长期的格物致知工夫才能极其精微而不乱。

总括言之,在儒家看来,虽然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孕育、生成、陶铸于仁体,有其“理一”的一面。但万物又是纷繁复杂、万有不齐的。仁体在其中的体现是参差不等、各有定分的。因而,同时也就有其“分殊”的一面;相应地,在价值上就有高下、贵贱、美丑等层级之别。人是万物之灵,不用说是高于动植物等自然物的。根据儒家“理一分殊”这一哲学原理和行动原则(“理一分殊”既可从本体论上讲,也可从工夫论上讲),我们就可以找到和谐而合理的人与自然的相与之道,解决上文所谓行动上的两难了。

人与自然都依于超越的仁体,人与动植物都自一体而发,因此,极目苍茫宇宙,环视大千世界,大到星系天体,小到粒沙微尘,尊为神明之胄,卑为飞潜动植,莫非四体之延伸,一心之所系。所以,明代大儒王阳明说: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看见幼儿快要掉入井中那一刹那,都会动怵惕恻隐之心;看见鸟兽在颤抖哀鸣,都会有不忍之心。而且不止如此,即使看见了没有知觉的花草树木遭到了无端毁伤,也会产生怜悯不安之心。甚而至于看见顽硬的砖瓦石料被毁坏,也会有怜惜之情的(8)。因此,我们应养护我们的“民胞物与”之情,善待万物,不可恣肆践踏,纵意毁弃,妄动杀机而略无顾惜,以致犯下暴殄天物之罪。如果能有儒者这种仁民爱物之情怀,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而且,由于在这样的义理背景和精神境界下的爱护、保护,不是出于功利,而是出于仁德、天理,其基础要比出于发展经济而从事的环保措施坚实千百倍。

儒者爱护自然,不是主张回到“结绳而治”、“与麋鹿同游”的纯自然的“原始状态”。也不是主张抽象的、绝对的“不杀生”。而是主张“一体”之中有“厚薄”、“轻重”。 当门人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时,王阳明回答说:“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9人是万物之灵,宇宙的精华,是天道、仁体的集中体现,有了人类,整个宇宙才从无意义的一团漆黑迈入有意义的一片光明。不言而喻,人类的存续,比其他自然物的存续要重要得多得多。人类创造的文明、人文世界是自然世界的推扬、升华,是宇宙进化的前锋界面,比自然界更能体现天道的意蕴,更有意义。因而,以动植物养人之体,裁万物备人之用,不仅是事理之必然,也是义理之当然。因此,人类不能也不应该绝对“无为”,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替天行道”、“赞天地之化育”的重任,应该效法健行不息、生生不已的天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开物成务,彰显天道的光辉与伟大。简言之,依据天德仁体,还是要改造自然、发展科技。不同的是,必须有所克制、保持合理的限度。应刻刻存心以仁,节制物欲,不失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之情。从根本上讲,是要从发扬仁德的角度去发展科技,不可为发展科技而发展科技。如果把“替天行道”的天职抛至九霄,唯满足人的物欲、好奇是务,盲目发展科技,不仅会汩没人的主体性,致使生命意义贫乏暗淡,而且还可能使人类社会陷于可怕的深渊。比如,如果任核子武器发展下去,地球上总有一天会人消物尽。不限制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很可能会跌入价值列变、精神崩决的鬼魅之国。科技是上天赋予我们人类的自卫、自全的工具,不合法的盗用、滥用是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摘下功利主义的眼镜,开启仁义之道的“天目”,在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我们一下子就跳出了由于纯任经验而陷入的左右为难的窘境,进入“柳岸花明”的新境地。那就是,我们一方面要发展科技以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限制科技的过度的、盲目的发展以护护自然。发展是出于仁道,限制发展同样是出于仁道。不论是发展还是限制,其自身都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们只是仁道表现的两个方面。终极目标在仁道。

既要发展,又要限制,听起来平淡无奇,似乎与我们现在的行动策略并无不同。其实并不如此。

时下我们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其内容主要是科技、经济的发展。虽然也强调“精神文明”,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是,我们眼看着“物质文明”在一步步攀升,“精神文明”在一步步下滑。原因何在?也许,没有真正做到“两手都要硬”是其部分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恐怕在于我们所讲的“精神文明”是“无根的精神文明”,是“无精神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