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工作也重新启动,并取得了新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提速,长期以来地处边远山区发展滞后的人口较少民族开始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0年,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学者和专家开始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次他们把我国人口(以1990年的人口为准)在10万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不仅逐一作了调查研究,还在总体上予以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此次研究的针对性强且面广度深,可谓空前。这次调查研究也成为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典范,标志着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紧接着国家民委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的通知;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人口较少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大扶持力度;2005-2012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关注和研究。近些年很多学者和专家纷纷撰文,从不同角度调查、分析、探讨、研究人口较少民族问题,一时间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

  (四)研究发展不均衡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革和快速发展,相应的学术界探讨和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文章很多,甚至有专著出版,而关于政治、生态环境类的文章则较少;即使在同一领域的不同方面的研究发展也是不同的,如在文化领域,关于文化或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类的论文就比较多,而关于宗教信仰的文章比较少。28个人口较少民族各民族的研究也是不均衡的,据查有些民族的研究论文多者上千篇,少者仅一二百篇。豒可见,人口较少民族各研究领域和各民族的研究力度及关注度差别较大,有待平衡。
  (五)研究的核心是“生存与发展”问题
  当今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无不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和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内各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这给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既带来了极大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生存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历来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学术界对人口较少民族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面对和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对人口较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的加大,引起各界对这一现象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从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与变迁,政治权利的保障与维护,扶贫与开发等角度围绕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展开论述或探讨,一时间此类研究论文大量涌现,估计占到了人口较少民族研究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关专著也已问世。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生存与发展”问题一定是人口较少民族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也必定是社会各界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焦点问题,同样也是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核心问题。

  五、尽快建立人口较少民族学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成果丰硕。当前,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基础性的调查研究成果也已十分丰富,更可贵地是有一批专门从事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学者和专家,且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另外,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日益重视,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建立人口较少民族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学科建设的进展却很是缓慢。人口较少民族学是民族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我国是指专门研究人口数量在3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或部族的问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或部族如何生存与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学的建立,有利于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深入发展,更好地为国家制定和出台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与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民族的复兴,有赖于人口较少民族的复兴,人口较少民族的复兴需要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强大智力支撑;只有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逐渐解决人口较少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一个个难题,才能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的科学发展与复兴,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