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员的素质上看,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标准、敬业精神、个人修养等等都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管理方式也是影响的因素。还有整个内部审计团队的协作配合程度,都影响内审工作的展开。
3.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典型问题
3.3.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有统计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大部分隶属于管理层之下,有的隶属于董事会,有的隶属于股东会(股东大会),有的隶属于总经办,有的隶属于监事会,这种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很容易导致内部审计业务开展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其岗位设定、薪资待遇、职务权力等等都还是由企业领导决定,这就导致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可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影响其对风险或者审计结果的判断。
此外,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并没有实际的处罚权,其审计结果还是上报公司上级领导,这也降低了内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一些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存在一些长期挂账的不良资产,某些上级领导或者部门也知道此情况,由于企业的某些经济指标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业绩,领导层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或者采取隐瞒回避的态度,内部审计部门依附于领导层,出具的报告中隐瞒或者取巧上报,这都对审计的独立性产生重大影响。
3.3.2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
上文已述及2013年8月26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布了最新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二十条最新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改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内部审计准则的出台和发布,为我国内部审计行业提供的更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更是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于各个行业,如烟草、煤炭、石油、电力等等传统的垄断行业,各个行业的主营业务不同,集团内部管理庞杂,内部控制的风险点不。故而在这些行业中存在的国有企业不仅要遵循国家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同时应该在国家制定的基本准则之下,编制或者完善适合自身行业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根据2012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状况研究》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43.6%的调查对象认为《内部审计督导准则》适用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实务操作,52.8%的认为部分适用,3.7%的认为不适用;49.1%的调查对象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适用于本企业的实务操作,46.6%的认为部分适用,4.3%的认为不适用;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中的“外部评价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实务操作,50.9%的认为部分适用,16.6%的认为企业无此项业务(见表3.2)。这一结果说明,《内部审计督导准则》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存在改进空间。
3.3.3审计质量不高
首先,从设置内部审计范围上说,一些老牌国企的内审方案主要还是财务账项审计,对于领导干部离职时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经济建设审计、工程审计、违规专项审计等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其次,从开展内部审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上看,国企在实行审计方案时,由于人员配置不足,经常采取同级互查,这种方法导致很多内审小组认为同在一个集团系统,企业背景一样,没有必要进行前期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很多事情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这样”。事实上也许被审计单位“不是这样”,从而导致内部审计“走过场”,没有质量可言。
再次,从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角度上说,很多国有企业在财务上虽然实现了集约化、信息化,但是在内部审计上却做得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内审部门还是“老传统”,事后审计、现场询问等等,社会审计如注册会计师审计上的先进方法并没有为内部审计所采用。
根据2012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状况研究》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调查对象中(见表3.3),22.7%的认为企业督导制度健全,9.8%的认为企业有详细的督导制度但不健全,29.4%的认为有较基本的成文制度,3.1%的认为有一些简单的成文制度,34.9%的认为企业没有成文的内部审计督导制度;25.8%的认为企业有健全的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制度,9.2%的认为企业自我质量控制有详细的成文制度但不健全,27.0%的认为企业有较基本的成文制度,2.5%的认为企业有一些简单的成文制度,35.5%的认为企业没有成文的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制度;16.0%的认为企业有健全的内部审计外部评价制度,6.1%的认为有外部评价制度详细的成文制度但不健全,17.8%的认为有较基本的成文制度,25.2%的认为有一些简单的成文制度,35.5%的认为企业没有成文的外部评价制度。从以上的数据分析情况看,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尚不够全面,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
3.3.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进修培训不到位
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标准、敬业精神、个人修养等等都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很多国有大型企业里,由于用工性质不同,存在多种用人制度,如在编制内的正式员工、外聘人员、非全日制人员等等,而内部审计岗位上的人员多为编制内正式员工,很多人存在国企稳定,没有失业风险,于是消极怠工,满足于现状,从业务能力到进取精神都远不如前。这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上的严重缺陷。另外,某些国企虽然有对特定岗位员工的岗位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跟不上形势,参加培训的人员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也无法改变存在的问题。
3.3.5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意识不到位
一方面,在国有企业中,很多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是平级关系,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总经办、销售部等等,各个部门权力平等,各司其职,并没有有效沟通。
在开展内部检查工作时,如索要数据材料、现场审查等等其他部门不能给予积极配合,反而对存在的问题隐而不报。
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很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职员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容易“得罪人”,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也就使得其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容易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不能甚至不敢深入探究某些审计结果的原因。
4、GD供电公司内部审计方案分析
4.1GD供电公司简介
GD供电公司是一家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负担着二十多个县、区的供电和保电任务,总的管辖范围包括2万多平方公里。公司共有职工2万余人,110千伏变电站105座,220千伏变电站20座,近几年来,每年的平均售电量均超过100亿千瓦时。
GD供电公司在国家电网、省公司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为经营宗旨,牢记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以及政治责任,强生产,重效益,不断加强企业经营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坚持让用户满意的服务宗旨,让百姓能够及时购电。特别是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公司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生产质量建设,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吸引人才。公司全面建立诚信、责任、奉献、感恩、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坚持技术创新,加强绩效考评,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现金集体、全国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等荣誉。
全体职工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服务,坚持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服务,坚持为国家的安全服务,坚持为国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服务;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响应国家电网的号召,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吸收和培养人才,积极建设企业文化,不断推动公司发展更是一个新台阶,为国家电力实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GD供电公司的组织结构图(部分)如下:
4.2GD供电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探讨
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变化,供电企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供电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从早期在财务室设置一个审计岗位,即最初的财务审计,到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管理审计,再到如今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提倡的风险导向审计。目前,电力行业内部审计还没有完全过渡到风险导向审计,管理层对风险点的内部控制也没有完全重视。以GD供电公司来说,内部审计应该说是被动的跟着电网的要求走。国家电网公司也就是集团的最顶层要求要开始依法治企进行企业内部大检查,传达到下面的省级供电公司,省级供电公司再传达到地市级供电公司,地市级供电公司在传达,到县区级供,电公司,一层压一层,这种大规模的内部审计检查工作涉及的单位多如牛毛,数据纷繁复杂,工作量非常大。
我国的内部审计隶属模式主要有六种,即: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总经理,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副经理或者总会计师,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与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在国家电网这个大的集团下,存在着各类公司类型,如: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也就是说以上六种审计隶属模式都存在着。GD公司是典型的正在改制中的国有企业,服从于国家政策设立审计部门,从上文中GD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可以看出来,审计部直接隶属于总经理。这种模式下,企业的审计部有一定的职权地位和审计独立性,但是即使是GD公司的总经理对于审计部发现的重大风险或者问题也没有独立的处罚权,还是要上报上级单位,从这个层面上讲,GD公司审计部的独立性也受到限制。
除了配合组织实施上级部门的审计工作,GD公司的审计部门还承担着领导离职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项目审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标准化执行程度等其他审计责任。这些审计业务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在地方供电公司,内部员工之间人际关系复杂,裙带关系,姻亲关系根盘交错,这种潜在的内部关系使内审部门对企业内部相关部门进行审计工作就显得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