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的似与不似:误会、文饰与天命的感通(11)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间的错杂和误会的开口?为什么孔子同时授左丘明与子夏(子夏复授公羊氏)以不同之传释,且前者命之书于简册,后者命之口耳相传?是否可以说左传注重过去,公羊着眼将来?左传是秋,公羊是春,合起来才是春秋之会成四时?
[46] 《史记·孔子世家》。
[47] 《孔子家语·辩乐解》。
[48]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49] 《中庸》。
[50] 《论语·八佾》。
[51] 《书·舜典》。
[52] 在这里,“长”也许可以同时念作平声和上声?
[53] 《礼记·乐记》。
[54] 曹植:《蝉赋》。
[55] 其实,《世家》的“眼如望羊”和《家语》的“旷如望羊”这两个略有差异的文本之间也表现出了远近侧重的不同:“眼如望羊”言望远之眼,其言较近;“旷如望羊”言远望之态,其言较远。
[56] 《礼记·乐记》。
[57] 参见拙文《睨读中庸》。
[58] 张守节:《史记正义》。
[59] 《庄子·山木》。
[60] 《庄子·大宗师》。
[61] 《庄子·达生》。
[62] 《庄子·山木篇》。
[63] 吉藏:《中观论疏》。
[64] 《庄子·秋水》。
[65] 《庄子·让王》。
[66] 《韩诗外传》卷六。
[67] 《孔子家语·困誓》。
[68] 《荀子·宥坐篇》。
[69] 《孔子家语·在厄 》。
[70] 《史记·孔子世家》。
[71] 亦见《论语·卫灵公》,另参《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72] 参见《朱子语类》1149页。
[73] 《朱子语类》1335页:“文,不直,回互之貌。”
[74] 参见《中庸》。
[75] 参见拙文《春天的心志》。
[76] 《诗·小雅·苕之华》。
[77] 《论语·述而》:“丘之祷久矣”。
[78] 关于原问而为兴、“问题”与“兴会”的关系,参见拙文《实证的兴趣与叙事的兴会》、《会:赋格六章》。
[79] 这难道不是对海德格尔修辞的一个变易-摹仿?
[80] 就在前一天,他写道:“忽得俯仰之妙。”
上一篇: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论纲
下一篇:论秩序与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