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存压力和社会主义基础相对薄弱下的矫枉过正,生产力的链接、制导与控制难以到位。对于这个在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列宁的首创是积极的和富有成效的,他的探索最切中实践的要义。即在与现实的对接中努力实现审慎的有效的过渡与建设,把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放到首位。即便如此,受当时各种条件与因素的局限,特别是高对抗的国内外环境与巨大的生存压力,其相关链接与制导依然不充分,显得谨慎和控制有余,解放与开放不足。在经历了直接过渡失败以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而俄国是个小生产汪洋大海的国家,旧俄时代仅有的一点工业已被战争消耗殆尽,而从小生产到大生产的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因而只能采用“迂回”的方式,实行逐步的过渡与建设。一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然后努力恢复和实现大工业。其总体思想就是“改良主义”,即“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振兴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或者说,只是随着它们振兴的程度而使它们有可能受到国家的调整”。其表达出来的核心意思就是链接、制导与控制。为此,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他首先是一定程度地恢复小生产,一定程度地利用资本主义,后来开始实施一些商业原则等,同时也一直用心地寻找旧经济、经济恢复时与社会主义过渡与建设的节点。这既能让经济尽快地恢复与不断地发展,又不能让它危害当时还比较弱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中,列宁十分推崇国家资本主义。即通过合作社、租让制和租赁制等形式将小生产与资本主义大生产纳人国家监控范围,让它们一方面为农民和大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服务;同时又能对其整个过程实行全面的监督,不让它逸出无产阶级的轨道,且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但现实发展则很快突破了这一限制,“商品交换没有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正常条件下的商品、货币与市场等经济范畴不可避免地出现。面对这一发展,列宁再次作出调整,决定“必须再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通过商业这条更加迂回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要求共产党员学会经商,要比私人与资本家更会做买卖。虽说如此,其给予小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相关的运行机理与机制不畅,即它的纯经济原则或市场原则没有完全运用起来。如他所言,我们“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十分狭少,十分‘适度’的”。是在农民所需要的范围以内”。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并不高的条件下,对商品、市场与各种经济成分的过分的限制,是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因而一也就极大地限制了这个核心的实质的问题的解决程度,自然也使得社会主义过渡与建设难以有效和合理地实施起来。关键的问题是列宁担心完全的开放难以掌控。他认为,“敌人在经济上比我们强大得多,正象昨天他们在军事上比我们强大得多一样”,“我们中间的敌人是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和无政府状态的商品交换”。同时“事情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样发展着的,因为商品生产产生了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又发展成帝国主义。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总图景,我们不应当忘记社会主义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其思想解放和实践程度也只能停留在这种初步的有限的对接上。两者的结合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解决。
2.公有思维定式下的机械与简单。在这个初步的对接和有限的退却之后,在现实迫切的危机,即农民问题得到暂时缓解后,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建设便在半结合和半创新中逐步进人到一个公式化运作之中,再一次脱离了实际。后人在解读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时,基本上也是把新经济政策当作临时、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措施,都没有或不敢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控之下,依据当时的条件与水平,增加它的自由度,放宽经济调节范围与强度。余下的只有按图索骥的拼造。突出表现为:其一,将大工业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急切地实施起来。列宁早就说过,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指出:“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斯大林认为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前进的领导力量”。这样大工业的发展就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实践的主导方向。发展大工业,特别是有条件的实施工业化,这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他们的工业化完全是急功近利。他们依靠当时的集权体制,用完全的行政手段,以“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超强地将其实施和完成了。按以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工业化本身发展的规律,工业化的发展与实现涉及到许多相应的问题与条件,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创新就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创新。其结果是严重地破坏了经济正常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并将社会主义强行嫁接在这个拼凑的工业化上,使其成为空中楼阁。其二,公有制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在工业化的引导下,后继者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公有制实施的步伐。公有制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也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四大就明确指出:“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胜私人资本”。在“十五大”又强调:“在目前时期,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一任务应该作为党在农村中的基本任务”。当超强的工业化与当时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产生矛盾,影响它的发展速度时,他们就根本放弃了在前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个体的小生产实施逐步改造的政策,认为小生产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实施集体化。在中国的社会主义过渡与建设时期,毛泽东也认为“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我们就不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样,工业化与公有制的天然的优越性作为我们创新的依据与目标被无条件地很快地实施和完成。很显然,这种单纯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已与实际愈来愈远,生产力问题被完全掩盖起来,这样不仅没能展现公有制固有的先进性与优越性,相反地带来了超强的自我束缚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3解放思想,按落后国家的规律搞社会主义。现实无情地宣告了公式化创造发展的破产。我们的实践只能回到原点,重新寻找现实的合理的创造与发展之路。即在与现实的对接中,始终把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放到首位,努力找到生产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始终把经济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逐步的推进。列宁的初次解放思想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与启迪: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实许可的情况下,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要求,努力寻找经济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一切有效的方法,是一条在相对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路与途径。同前期社会主义实践相比,经几十年的建设,我们的基础更为雄厚,我们的经验更为丰富,我们的能力更强。因此,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禁锢,一切从具体国情出发,敢于实践,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我们就一定能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沿着这个思路,我们的改革开放在继续的解放和深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理论等使我们社会主义活力四射,生气勃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较为完全与完善的生僻与推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民主化扎实稳步地推进;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改善与提高等。
三、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形态是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在经历了一个历史轮回后,无数深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让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搞清了在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与理想,从根本讲它更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它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是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即便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也必须视现实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有一个必须继续采用“资本主义法权”的过渡时期,更何况我们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在一种较为落后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马克思早就说过,“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列宁也曾清楚地阐释:“……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自然也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
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尝试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而这个创造只能从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出发,采用一切最有效的形式与方法,不断提升生产力的水平,进而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水平,加强调控,实行逐步推进。因而,在我们发展生产力时,市场经济范畴,各种经济成分,特别是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利用与发展是必须的。它只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这个过程比我们预期的要长、要艰巨。我们不必太在意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对适度的贫富差距抱正常的心态。只有到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公有制成为其发展必须时,我们才可以进人到完全的成熟的社会主义。这是真正的历史态度和科学的态度,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现实社会主义的根本就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遵循社会发展的法则,努力展现其自然的发展属性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