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论文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  公平  调高  扩中  提低

  论文摘要: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充满了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本文拟就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调高、扩中、提低”战略等方面来论述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收入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间题和实践间题。因为收入分配间题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从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政策”开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进行重大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拟就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一、进一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把按劳分配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认识,并使其与公有制、计划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调控社会经济生活诸方面的运行。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是否定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关系存在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改革的进程,我们对以往的分配间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一方面,由压抑消费政策转变为富民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完善社会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上,从过去只讲按劳分配到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政策,再到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完善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第一次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新的分配思想,这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与十五大的提法相比具有:1、更为全面、实际。十五大报告在提到生产要素时并没有劳动、管理这二方面,只讲到资本和技术应该参与收益分配。而十六大报告对于生产要素的提法,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由十五大的“鼓励”、“倡导”演变成十六大的“确立”为“原则”。这些语言表述上的变化意味着党中央正在努力营造一种鼓励人们千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真正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创业机制和分配机制。2、更为科学。尽管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分配,但实际上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按其各个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数理和质量以及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分配。即只能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二、进一步丰,和发展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对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1、第一次比较明确地论述效率与公平如何统一的间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千间题的决定》首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提出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选、兼顾公平的原则。”其目的是为了优先发展生产力,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以及防止社会上出现收入悬殊,也就是要把效率与公平两者统一起来,但是,我们知道,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间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往往会顾此失彼。西方的很多学者就认为要么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要么以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两者是很难统一起来的。所以,尽管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确有难度。这次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这是对效率与公平统一同题的新发展,这对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防止两级分化同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对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在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时,出现的一些现实同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而得出的经验教训。我们既不能在讲效率时,就不讲奉献社会、回报社会,一切向“钱”看”也不能只提倡个人的奉献牺牲精神,而不讲一定的物质利益补偿。邓小平提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他还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一是要靠分配政策,二是要靠奉献精神,两者是统一的。否认物质鼓励的作用,是唯心论,不提倡奉献精神,就等于取消社会主义。另外,我们在讲公平时,不能把公平等同于平均主义。实践已证明,平均主义只会挫伤广大民群众的积极性,其结果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