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三、费尔巴哈的人的感性存在与马克思的人的感性活动

  “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心。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认为人而是具体的、肉体的个人,不是黑格尔所认为的抽象的“自我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界的“异在”。作为主体的肉体个人的属性只能是人的本质,而它只能存在于感性之中。
  那么“感性”究竟是什么呢?之于费尔巴哈,感性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人是“感性的对象”。作为客体,人具有感性需要和物质欲望,要呼吸空气、要吃饭穿衣,是有血有肉的个体存在。其二,作为主体,人可以以直观的形式感知其他存在。当然,动物也有感性,只能拘泥于对某种特定事物的感觉是其特点,相较于动物,人的意识是自我意识,全能性质的自由感官机能才是人的特点。在这里,费尔巴哈试图摒弃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把人与对象从意识的领域移到对象性直观的领域”。但这种直观的对象性只是从表面上把人回归于现实,实质上,“人”仍然是“感性直观”或“对象性直观”,是一种被设想出来的、超越现实的人,是抽象化了的人。
  当涉及到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的理解时,青年马克思继承并发扬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感性存在的理解。他认为人的感性存在是以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把人的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现实的人的对象不是直接被给予、直接地存在着的自然界,而是表现为现实的人的作品,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也就是说,现实的人的对象体现为人的活动过程。劳动才是人的根本特征,人首先是作为实践主体而存在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科学实践观的基础,彻底地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对其感性受动性原则进行了扬弃。他认为人类不是简单地使自己适应周围环境的人,人的活动并不是“感性的直观”,而是实践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人们在从事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时也不是单个地、孤立地进行的,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阶段的需要形成一定交往关系,在社会环境中从事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总是撇不开一定的历史关系。抛开一切现实的联系和活动,像费尔巴哈那样抽掉了具体的社会性、阶级性,人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范畴中,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因而,马克思说:“他把人只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而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
  人在费尔巴哈那里被总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他把人的活动只理解为“感性的直观”而不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仅仅是人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单纯的占有,而不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又必然导致他对人、对社会理解的抽象性,因而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四、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观与马克思人的社会本质观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的。在其现实存在性上,人是个体,但“类”是这一个体的本质体现,抛离了类的单一的、孤立的个人或是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观念”和神学中独一无二的上帝即意识产物,或是纯粹的自然物。费尔巴哈认为抽象的精神和纯粹自然的存在都不能作为“人”的解释。个体即人的存在是基于“类”而存在的,只有在“类”中,个体的实在性、主体性的确立才能实现的。费尔巴哈说,“只有许多人合在一起才成了人所应当是的和能够是的,才象人所应当是的和能够是的那样。”
  那么“类”要如何解释呢?在费尔巴哈那里,“类”是人与人的统一,人与人的关系。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他认为,“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在这里马克思给予崇高的评价,说费尔巴哈“为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奠定了基础,因为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当作理论的基本原则。”但是马克思也同样指出,费尔巴哈并没有解决问题,他只是提出了问题。
  费尔巴哈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在生产劳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基于“感性的直观”,仅仅是建立在狭隘的生理性分析之上的对人本质的理解,人只是孤立静止的自然物。如此一来,关于人的本质,就只不过是抽离于人的感性欲望的抽象性质。因此,他将物质生活条件解释为消费生活条件本身,并认定人的本质决定于饮食、人的气质决定于食物。以至于他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男女性爱相关的自然关系。进而认定生理学的规律就足以解答社会生活。所谓社会教化只是为人类自然本性的外显变化提供条件罢了。人的类本质,在他这里,不外乎仍是孤立抽象的个体而已,只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关于人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的缺陷,就是他对于自然依据得太多,而对政治却依据得太少了。”马克思正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局限性才使问题得到科学解决。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天生有着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衣、食、住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保证其生命,其他社会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但人的需要并不是单纯地由生理特点来决定的,这一点与动物截然不同,人的需要一点也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样的抽象中,它们就是有动物的机能。”这就是说人的自然属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若离开人的社会本质,人就不能称之为人。马克思说:“人的感觉和诸感觉的人类性,只有通过它的对象的存在,通过人类化了的自然才能产生,五官感觉的培养是过去全部世界史的一项工作。”也就是说,人的感觉、意识和整个心理结构的发展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对象世界决定。人既具有其自然性的方面,也有其社会性的方面。而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性方面,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因此,就人的本质的内容来说,人的本质就是以社会性为主导的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因此,在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费尔巴哈关注的是人的非历史的自然方面,对人只进行了“自然主义”的规定,没有把人看作是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实现自己,不能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为一个过程,因此,在他那里,人仍然是“感性的直观”,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恰恰在费尔巴哈止步的地方,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把人的“感性的直观”推进到了“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用“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的这种“双重的完成”来规定的人的社会属性,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赋予了人以社会历史的维度。

  五、结语

  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没有理清,就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面对现实,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为什么会丧失?就是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批判性被切割,历史唯物主义被教条化为“经济决定论”。所以,理清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关系,特别是马克思在何种程度上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与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之关系的再估,就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的窗口,提升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解释力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的中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攸关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我们的事业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来指导,这样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首要问题。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大意义——本质上与费尔巴哈哲学意义的把握同属于一个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面就成了不可规避的问题。研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与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代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社会,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