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越文化 高山族 宗教认同 洪水神话 蛇生始祖 鸟神崇拜
论文摘要:宗教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识。民族间宗教认同的相似度越高,其民族的同源性就越强。通过比较古越民族与台湾原住民族在传说、典籍中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发现他们的宗教信仰非常相似,都表现为洪水神话、蛇生始祖的民族起源说和鸟神崇拜,可见古越民族与台湾原住民族在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源上具有一脉相承性。
民族认同(ethnicidentity),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它来自于民族之间多样性文化的互动。—个民族在同他族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历史、语言、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认同意识,进而把我群(in—group)与他群(out—group)区分开来,形成具有特定宗教信仰、语言系统和风俗习惯的文化认同体系,因此民施人同的核心是.化认同,其表现是对丑有共同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文化确证。民族“受文化因素的强大支配远远超过了受遗传因素的支配”,民族的存在是“文化的存在,放弃文化就是放弃我们自己”…。因此民族文化认同具有持久的凝合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在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层面宗教认同具有最强的忠诚度和感召归属感,是一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主要标识。本文试从宗教认同的视角,考察越文化与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宗教信仰问题,从而指出越文化与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源上具有一脉相承性。
宗教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识,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内容,是作为识别民族的基本特征而存在的。西方民族学之父泰勒在其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明确指出,宗教是识别民族的必备特征,宗教根植于民族内在的心理认知中,“有那么一种情况,一个民族具有其特有的服装,特有的工具和武器,特有的婚姻法和财产法,特有的道德学说和宗教教义。这种情况是一个显著的事实,而我们对这种事实之所以很少注意,只是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泰勒还进一步指出了宗教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对民族认同说起到的重要作用,“人类具有特别有利于系统地研究文化的本性,这是由于人们的同心或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如此有力地激励着整个民族团结起来,采用共同的语言,信仰共同的宗教,遵守共同的习惯法,达到共同的艺术和科学水平。”
宗教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显著标识是通过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体现出来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关于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而原始的神话传说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性,神话传说孕育了宗教的产生,进而宗教又创造了民族起源的神话,并使这种神话有了特定的民族性和排他性。与此同时,又相应产生了民族的图腾崇拜,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形成共同的信仰。从古越文化与台湾原住民族文化的宗教信仰比较中,两者有着共同的宗教认同,即都有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蛇生始祖的民族起源说和鸟神崇拜。
一、洪水神话
越文化中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即为家喻户晓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面对滔天洪水,吸取父亲鲧湮塞治水失败的教训,借助龙蛇神力,通过疏导的方式治水成功。《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稣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稣于羽郊。稣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广注》辑《山海经佚文》云:“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孟子·滕文公下》也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同样,台湾民族中也流传下来许多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台湾高山族的泰雅人、赛夏人、布衣人、卑南人、排湾人、鲁凯人、雅美人的起源传说里,都有关于洪水的描述。台湾学者马腾岳在其《泰雅族文面图谱》一书中记录了泰雅人起源于洪水时期的传说,“许久以前,洪水暴涨,淹没了许多部落。洪水退去后,天地间只剩下一对逃往大霸尖山的兄妹,妹妹便隐瞒哥哥说要帮他找妻子,随后用黑炭涂抹在自己脸上,装作外人与哥哥成亲,自此之后,泰雅族人才得以繁衍,而大霸尖山就成了族人的发源地。”赛夏族也留下了相似的洪水传说,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洪水退去后只剩下一对母子,为了繁衍后代,母亲要儿子到山洞的另一边娶一个文面的女子。这个女子其实就是母亲文面装扮的。后来他们将所生的小孩杀死,切成一块一块,丢到海中后就变成了人,肉变成的是赛夏族,骨头变成的是泰雅族,胃肠变成的则是汉族。这就是各族群的由来。”排湾人也认为他们的祖先起源于洪水时期,“太古之时,洪水泛滥,只剩下一对兄妹,妹妹想到人类不可灭种,乃自行刺面,骗得哥哥婚媾,但不幸的是,所生下的孩子都是残废,于是两人商议分离,一人到台东方面,另一人则到平地去,他们的孩子也相继离散,到达Raruk.ruk社的便是其中一子……现在的头目就是他们的后裔。”鲁凯人用其玛卡方言记录了洪水创世纪的传说:海水涌来,居民逃到山上住了五天。祖先沙布来将水退去,剩在地面的水,被雌雄两只狗喝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