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有企业应加强“人才强企”战略工作(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0
(二)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初步建立一支适应国有企业战略需要、年龄结构合理、层级结构清晰、专业机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在本企业核心业务领域形成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
(三)人才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人才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能够有效适应国有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需要,在企业主管业务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善于在市场竞争中攻坚破难、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四)人才市场化配置得到明显推进
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竞争上岗,公开招聘,通过市场化方式配置人才的比例协调提升,人才选聘工作的竞争机制全面建立,人才的内部交流与市场流动有序有度,企业内部人才市场与外部社会人才市场初步接轨,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发挥。
(五)人才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基本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用人环境;形成创业有保障、干事有舞台的工作环境;形成支持探索、倡导争鸣的学术环境;形成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形成身心健康、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当前从企业快速发展和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态势看,加强并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刻不容缓,依笔者浅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一把手要抓“第一资源”,应该履行第一负责人的职责,对全局人才工作负总责。要层层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等任务时,要将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加以研究、规划和落实。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总体规划,注意更好地统筹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人才工作与其他工作,重点做好制定规划、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各项工作。要加大人才工作方面的投入,确保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经费开支。
2.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党委主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发展战略,认真研究人才需求数量、素质和结构,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选拔、引进、培养、任用和储备等工作,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3.通盘考虑,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企业要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建设一支精干的人才队伍,需要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当前重点是抓好高级经营管理者和各类专业人才、科技带头人和科技人才、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肩负着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组织生产经营的重要职责,是企业的领军人物;科技带头人肩负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担,是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教育、释疑解惑、鼓舞人心和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数量和质量影响到企业乃至行业的竞争力。这四类人才代表着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决定着企业改革、调整、创新的进程和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人才工作的重点。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既要着力抓好以上四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也要着眼于整个职工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日益先进,人员工作效率也在逐步提高,很多时候都是几十上百人就能承担一个项目建设,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采取“人海战术”,但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每一个项目建设又都需要各种技术工种和专业管理人员,那么还是采取“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工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应该倡导职工争取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用。所以,我们要积极提倡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当复合型知识型员工,学会“十八般武艺”,各展其才。
三、要努力形成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评价是识才用才的基础和前提。要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反映人才的业绩、能力和贡献,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诚实守法、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和释放人的潜能。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真正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下一篇:试论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司法会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