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督教“家庭教会”问题的研究综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1


  论文摘要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家庭教会作为与“三自教会”相异的非建制性教会组织形式更是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家庭教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原因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结果。

  论文关键词 基督教 家庭教会 合法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信仰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基督教在很多地方迅速发展,家庭教会作为新兴的基督教组织形式更是发展迅猛,“家庭教会的存在不一定是非法的,但其存在状态却有非法的可能,”因此对基督教家庭教会问题的研究对于引导家庭教会向合法、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基督教家庭教会的概念界定

  对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定义需要从对基督教的阐释开始,卓新平认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在中国,通常专指基督教新教,本文基督教系属后者。
  基督教“家庭教会”不同于“三自教会”,目前对于家庭教会并没有明确地定义,不同的主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有不同的称谓,地方政府一般根据《宪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规定,以“非法聚会”即“非正常的宗教活动”来定义家庭教会问题;社会大多以“地下教会”来形象地形容其存在状态;三自教会则由于时间、地域等因素影响,对家庭教会的定义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彼此同样为上帝的儿女,是手足之间的肢体关系,另一些则认为家庭教会是处于宗教“灰市”甚至“黑市”的团体,其存在是对宗教自身的亵渎;学术界一般认为“基督教‘家庭教会’,是指在一个非公开的场所或私人的信徒家中进行祷告、读经、唱诗和洗礼等信仰交流的基督徒的信仰团体。他们是由一群自发性组织的信仰人群组成,人数从几人到几百人、几千人不等,没有固定的传道人喂养,聚会场所不固定,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通常亦不向政府相关部门登记。”

  二、对基督教家庭教会兴起原因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家庭教会的产生与特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时期有密切的联系。而家庭兴起的原因却是错综复杂的因素作用的结果。学者们主要从外部因素影响和内在价值驱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学者对家庭教会兴起原因的外部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西方宗教敌对势力渗透说”,由于基督教非本土宗教,其深厚的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难免对我国基督教家庭教会造成影响,“源自西方社会传统的经济体系、法律规则、国家制度、政治理念、哲学思想等正被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因素而以‘强制性’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推行。”另外,西方宗教敌对势力抓住家庭教会没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经费来源和任何的经济补助这一条件,通过日益多样化和隐蔽化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渗透。第二是“经济文化科学教育落后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精神生活还依然处于意义虚无的状态,加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的重新分配造成社会矛盾凸显,必然带来个人心态的失衡和多元价值的冲突,而宗教可以通过将现实问题进行宗教性的解释,从而将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成为家庭教会兴起的原因之一。郭太凤认为“从社会转型和经济、文化需要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大力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存在思想文化建设滞后和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城镇无业、待业人口大量存在,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逾亿,有些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不到保障,又缺乏人文关怀,遂将希望寄托于民间结社和迷信活动,或滋生反社会情绪。”豐第三是“基层政权组织管理薄弱说”,由于国家对于家庭教会的合法性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地方政府在空隙中自主的选择处理方式,多数采取从简原则,对这种隐形组织的发展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也有些地方政府以“非法聚会”的名义的打压,使问题更加复杂,增加处理难度。笔者认为以上前两种观点存在局限性,第一是“西方宗教敌对势力渗透说”,在建国初期可能存在这种倾向,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这种观点已经不适合现实的状况了。第二,针对“经济文化科学教育落后说”,贫穷不一定就会产生宗教,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宗教的兴起正是有力的证明,当然也不能否认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水平低对家庭教会兴起的作用,但只能将其概括为一方面而已。
  也有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套说法回避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探讨问题的特点不是从事物的内部而是从事物的外部表象上寻找原因,强调的是外因决定论”。家庭教会的兴起不仅有外部要素的作用,其内在价值的驱动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创立宗教的人,必须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而烦琐的哲学家通常不是这样。”宗教的产生是需要的结果,宗教的生存更要求以需要为根基,宗教需要是产生宗教现象的根源。对此,刘澎的观点是“每一个社会、每一个群体、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有宗教性和宗教需求。在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的问题上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会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我想说的是研究家庭教会问题,首先要走出关于家庭教会成因分析的传统误区,扔掉八股,承认现实。”豑殷星的观点是“在过去的30多年中,面对同样甚至是更为不利的外部条件,基督信仰能取得比其他宗教更快、更广泛、更持续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督教的内在价值、伦理等本质性因素。”
  除上述两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外,有些学者从另外的视角对家庭教会兴起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家庭教会信徒“不再拘泥于制度性的宗教生活,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对宗教信仰的符号资源来进行选择和组合,或者借助私密性的、小共同体的互动来确立有效的信仰,”因此,与三自教会相比,家庭教会的聚会时间和地点流动性强、聚会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也是其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圣经》为家庭教会提供的理论依据和基督教教义自身的要求,“传福音是耶稣基督复活升天时颁下的大使命,要求信徒广传福音,将‘见证’和‘异像’讲给其他人听”也对其形成有一定影响;中国人宗教信仰私人化的习惯的影响和驱使,“宗教信仰私人化惯习的产生源自于中国社会历史中宗教信仰的流传方式,中国宗教在民间的流传本来就不是完全依靠严格的组织形式,人们将信仰置于自己的私人范畴也是很自然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