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组织实行文化管理的内涵与路径选择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14

  高校的行政化有悖于大学的精神。高校的行政级别是计划经济和官本思想的产物。去行政化是为了遵循教育规律,也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高校基层组织包括基层行政组织、基层教学组织、基层学术组织、基本服务组织等,本研究述及的基层组织是指高校基层行政组织。

  为此,高校基层组织理所当然是去行政化改革的最前沿阵地和突破口,强化“文化力”,实施文化管理自然也成为高校基层组织改革的迫切需求和理性选择。

  一、文化管理的特征

  高校文化是内隐在高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高校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理性目标。文化管理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和工具,它能够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状与历史的作用,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展现出来。它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学校的共同价值和师生的共同情感。文化管理无论是作为一种管理理念,还是作为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对人的尊严保护和价值肯定的管理,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管理。高校基层组织实施文化管理有其实际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高校基层组织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基层组织实施文化管理有其迫切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基层组织管理中行政化现象突出表现为:

  首先,高校基层组织管理官僚化。基层组织管理分工越来越细,管理层级越来越多,机构日益膨胀和臃肿,行政人员把服务和管理的功能简化为单纯的管理,从而也就使高校基层组织金字塔式的等级权力机构日益行政化、官僚化。这种金字塔式组织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价值的扭曲、权力的泛化和学术功能的弱化,使得基层组织的学术本位让位于官本位,严重扼杀和窒息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管理模式以指令控制为主。与高校基层组织管理行政化相对应,基层组织在管理模式上也往往强调指令和控制,追求统一性和服从性。这种行政化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权力的权威性,强调效率最优化,但在管理环境复杂多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职工的个人能动性和创造力变得日益重要,已成为提高高校基层组织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和源泉。显然,指令控制型的管理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了。

  二、高校基层组织实行文化管理的内涵

  1.实施文化管理契合高校基层组织的特点

  高校基层组织既是高校内设单位,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职能的落实者和体现者。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基层组织,肩负着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社会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创业与就业等重要使命。同时,基层组织大多是以一个学科或几个相近的学科为基础组建而成的,文化是在众多学科融合集萃过程中产生的。由此,不难看出,作为一个学科和专业较强的组织,基层组织具有鲜明的专业化特点,而这一特点使其在治理中与文化管理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基层组织的特点体现在教育管理中,它既不能像政府组织那样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强调严格的行政化管理,呈现出一种等级分明的科层体制;也不能像企业组织那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追求企业最大效益。基层组织是以教学和学术研究为核心要求的组织,组织内部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方向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以制度管理来约束或以行政命令来控制,势必造成管理的低效率,甚至阻碍基层组织目标的实现。文化管理可以更加突出基层组织的学术权力,通过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塑造共同的价值观,激发人的自觉性和内在积极性,促进人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2.实行文化管理是实现基层组织管理目标的客观需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存在三种层次的目标,即与生存相关的目标、与社会相关的目标和与自我发展相关的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基层组织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主体和前沿阵地,每个基层组织都有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都会根据各自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实际状况,制定出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的管理措施。而实现发展目标,仅仅依赖传统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难以达到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以文化的力量促进基层组织的不断发展,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始终与学校的发展相伴随,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无形的内力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必需条件。”[1]文化管理就是通过明确的价值导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把发展目标明确告诉师生,使所有师生形成高度的共同价值认同和情绪一致性认同。

  3.实行文化管理是促进师生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实行文化管理必须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的确立为核心,以促进师生专业化发展为根本目的。基层组织文化管理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形成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激励和规范师生的行为,从而实现师生专业化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教师而言,教师是基层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管理活动中应当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留人开展,既要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与教师沟通交流,让教师一切创造的愿望得到尊重、创造的活动得到支持、创造的成果得到奖励;又要积极帮助教师理清专业发展思路,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把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基层组织发展目标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学生而言,基层组织的一切活动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终极目标而展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体验成长,在专业成长中体验快乐;要为学生积极搭建实践技能训练平台,让学生在训练中获得真知、掌握过硬技能,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基层组织实行文化管理的路径选择

  1.精心提炼精神文化

  高校基层组织的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激发全体师生的智慧,逐步形成对全体师生具有感召力的工作目标,制定共同愿景,使其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进而产生强烈实现愿景的内在动力。

  首先,要以现代大学精神为指引,提炼基层组织的精神文化和治理理念。精神文化是基层组织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师生逐步形成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也是文化管理最深刻、最具特色的反映。治理理念是基层组织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它是对基层组织的精神、理念、功能等发展基本思路的概括性论述。因此,基层组织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精神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点,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把个体精神追求、人生目标与组织体系的核心价值、工作目标有机融合,进而形成共同的专业追求、师生共同的愿景和使命。

  其次,要细化、固化并大力宣传文化精神和治理理念。高校基层组织的文化精神,需要将其融入其他形式的文化之中,注重基层组织文化的精神性表达,如修订院(系)史、设计院(系)形象标识、提炼院(系)训、院(系)理念、院(系)作风等,建立院(系)史陈列展览室,制作院(系)专题宣传片,将上述内容固化到具体的日常使用的实物上,并在大型集体活动中不断使用强化,反复宣传象征基层组织的文化精神和治理理念的文化符号,通过确认共同的文化符号,从而体认和明白改革发展目标,达成对基层组织的文化认同,并开展系统的“愿景教育”,促进师生融入基层组织文化中,让治理理念、发展目标入脑、入心,内化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动。

  2.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基层组织实行文化管理并不是取消制度管理,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制度管理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学校必然是无序、混乱的。制度是为了保障高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实际上,制度是文化模式的一个综合结构,[2]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文化也需要体现在一定的制度之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管理不是不要制度,而是要制度人文化。基层组织引入文化管理理念,将文化融入、体现到一定的制度之中,加强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相互协调是当前管理工作的有效选择。因此,一是要建立制度规范体系。要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建立制度规范体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合理配置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教师权利、学生权利,并对内部权力体系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改变基层组织崇尚权力和地位的内部氛围,真正实现基层组织的师生至上、学术至上。制度体系主要应包括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经费分配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要具前瞻性、更科学化和可操作化。二是要建立确保制度正常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一方面,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合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追求文本规章的完善,使其成为发挥约束功能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规章制度确立之后,如何执行制度也极为关键。在执行制度时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有序竞争、合理竞争,积极营造依法治理、民主治理的氛围,培养师生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3.创建宽松和谐环境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基层组织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要重视创建宽松和谐的组织氛围,努力为师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满足师生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把优化师生的素质和弘扬师生的个性放在首位,使师生对组织发展、个人价值的体现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把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首先,要积极构建扁平化的支持服务体系。我国高校基层组织要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把高校大量的工作交给以教师代表为主的各种议事、咨询委员会,应对他们给予更大的信任,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责任,为他们创造一种能激发建功立业热情的组织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有人认为,赋予教职工更多的自由,放弃手中的权力会导致无序混乱状态,从而影响事业的发展。实际上高校基层组织中具有自律意识、自我拓展精神和较强成就需要的广大教职工,在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之后,他们必将以更加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而忘我奋斗。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