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览《老子》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老子的思想里“不争”和“退让”是其重要的观点之一,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老子政治思想意义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老子政治思想浅析
(一)无为无不为的治世思想
“无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要解释“无为”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无为”并非字面上的“无所作为”之意,根据三十七章首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以推断,“无为”应是“顺应‘自然’①而无人为”之意,“道”只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着,但万物要根据“道”来生存,这就是二十五章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同时,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中的“一”应该也是“道”的意思。这样看来,“无为”用在万物就是“顺应道而无人为”,用在“道”则是“顺应自身规律”。“无不为”则可以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为“没有什么是无所作为”之意。如果说“无为”是一种“效法自然”的态度,那么“无不为”乃是“无为”的必然结果。
四十八章整章可以看作是老子对“无为”用在治理天下的论述。其中前两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更印证了前面我所说的“道”只“顺应自身规律”,因为越是“为道”,对“道”的理解就越减少,最后就会“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就是最终还是要“顺应道而无人为”。“以至于无为”最终会怎样呢?接下来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最终的结果。治理国家也要这样依“道”而行或曰“顺其自然”,不要勉强,即四十八章原文所说的“取天下常以无事”,不然最终就会“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五十七章也提到了“以无事取天下”,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看起来多么像今天的小政府啊。
接下来的四十九章可以说也是对“无为”的一种诠释。该章大意是说圣人要顺应百姓的意志,不管好坏都要认真对待,这样就得到了“善”;同时,圣人要信任一切可信和不可信的百姓,这样就得到了“信”;圣人要治理天下,就要使天下百姓的思想归于浑朴,百姓就会听从他们的圣人,圣人就可以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百姓。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想老子是认为让百姓都归于一种混沌的浑朴状态,圣人就可以统治好天下,也就是说关键还是在一个“无为”。
总结来说,“道”的要求就是“无为”,“道”本身要“无为”,万物也要“无为”,这样才能达到“无为无不为”的理想状态。“圣人”治世就要做到第二章所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二)平等之理想
老子在七十七章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句话并不是说“天之道”要“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要“损不足以奉有余”,而是说“人之道”也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因为“人道”和“天道”在老子看来是相互对立的,由于“天道”才是万物之本,所以“人道”要向“天道”看齐。能够向“天道”看齐统治天下的则是老子笔下的“圣人”,“圣人”要治理天下则要按照七十七章开头所言: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样看来,在老子心目中人世间应是平等的,虽然也分统治天下的“圣人”和普通百姓,但至少在物质方面应是平等的,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圣人”做到了“天道”那样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就可以让自己更丰足,也就是八十一章所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
“圣人”既要做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或曰“损有余而补不足”以达到“天道”,又要做到与百姓一样俭朴的生活,做到与百姓平起平坐,这就引出了老子说的“三宝”。老子在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则又引出了“不争”的政治思想。
(三)不争
通览《老子》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老子的思想里“不争”和“退让”是其重要的观点之一。六十六章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就是说,“圣人”要统治天下就要做到“不争”,这样天下的人就不敢和他争夺了。八十一章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两句也是《老子》
全文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天之道”要利万物,“圣人”之“道”要做的好但不能争功。第二章也有类似的思想表述: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也是说“圣人”不能自以为是,不要因自己的功绩而自居,这样功绩才能永存。这种“不争”就是老子笔下的“德”,即第十章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不仅是一种“德”,更是一种“玄德”。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十一章跟第十章一样,都用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作为结尾。“圣人”“不争”不仅是为统治天下的功绩长久,更是以“道”为典范而必然要做到的,三十四章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都不因为养护万物而“不自为大”,“圣人”更是要如此。正是由于“不自为大”,才能“成其大”。“圣人”不仅要学会“不争”,也要学会“退”。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之所以“退”的原因是“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
(四)以柔克刚
老子在第三十六章提出了“柔弱胜刚强”。《老子》全书有很多地方提到了“柔”和“弱”。五十五章用婴儿来作比喻,毒虫、猛兽、恶鸟都不侵犯婴儿,是因为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说的也是柔弱比坚强更占优势。七十八章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接着又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就是让君主承受国家的屈辱和灾祸,这样才能称王,这也是“柔弱胜刚强”在政治上的表现。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也就是说“柔弱”才是“道”的功用。因此,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都用“柔弱”正是因为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那么什么是天下“至柔”呢?七十八章开篇就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柔弱的,并且“水”
最善良、“不争”,因此“水”最接近“道”,这用第八章的话来说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那么做人和为政就要以“水”为榜样,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样做既是“退让”、“柔弱”的表现,更是“不争”的表现,因此,“夫唯不争,故无尤”。
(五)不以兵强天下
在老子看来,“道”和“兵”是相互对立的,因此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三十章首句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接着又分析了用武力逞强的结果: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也并不是完全反对战争,如果迫不得已是可以用战争手段的,但要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要宣扬,用原文说就是: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这是因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一章是对前述三十章的继续,也是反对战争之说,大意也是说迫不得已发动战争并胜利了不要自大,并讲了一些战争礼义之事。关键句是: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结合“以柔克刚”的观点,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在老子看来,有“道”的国家战马都可以用来种田,无“道”的国家,连母马都要在战场上生小马,也即四十六章说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什么才是有“道”的国家?八十章说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就是有“道”的国家之表现。
(六)小国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