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希达书写死之绝境(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的每步展开的预设及每次的问题(problem)设置都有其交叉(crossing)与越界之处。
首先,海德格尔认为死之传记学、历史学、神学等等的分析都要预设对死之意义的理解,而只有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才能承担这个任务,这里海德格尔设置了死之研究的等级制(hierarchical),已然运用了海氏要摧毁(destruction , Abbau)的传统形上学的秩序、优先性(priority),之前以及基础这些观念,而这本应是海氏生存论分析要悬搁的。此外,如果死只是我的,我专有(eigentlich , proper),仅此一次(one time , each time),从根本上说,对于只活一次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知道死之意义的,它标志着死的不可规定性,当海德格尔后来把“人的此在”规定为必死者(Mortals),并认为“只有必死者能把死作为死来经验,而动物不能,因为动物不能说话”,从而把死与语言联系起来,就像语言自身言说一样,也假定了同样有个“死自身”?但也许这个死自身并没有语言,死就会打破或打碎语言,似乎去说死这件事情就足够去接近死之自身了,但这只是幻想或迷惑罢了(A:36-37)。
再其次,如果死是本己的向来我属性,专属于我的,死是人的专名(proper name),但海德格尔又说,死作为可能性并不提供任何根据,也不能“想象出”可能是现实的东西。那么,这种可能性只是来自虚无的展开,一个人就不能想象他自己的死,死标志着想象的界限,死是一张没有想象,没有筹划刻在其上的封条,只有虚无刻在其上,否则,坚持想象他自己的死,就转向为想象自身的死了,只能将死变为一个通名,死就是最本己,也最异己的了,并且这种融合永远不能达到契合[7 ]。
最后,海德格尔仍然把“死”修辞式地描述或“想象”为“虚无的圣地”,一块圣地是一座坟墓,它总是用来纪念不再生活在我们之中的“他者”(the Other),这个人不会——再也不可能——在场,在德语中,圣地(Schrein)指一个盒子或棺材,用来装灰烬与尸体,或被埋葬在地底下。在《筑·居·思》中,海氏也提到了黑森林的墓地与棺材,在这些“物”与“位置”中,“死去”的人会被装进、封存,才达到存在与虚无的融合,但是,这“棺材”与“坟墓”可以如同海氏分析“桥”那样让“天地神人”汇聚吗?坟墓已与大地联成一片,如那些被活埋在波兰森林中并没有坟墓的官兵的骨头,如何与“天”发生关系?焚尸炉又如何汇聚四重体呢?还有,坟墓与丧葬仪式分不开,埋葬死者是“家”的任务,这血缘之家,由性别差异构成的“家”与无性别差异的此在所归向的语言——存在之“家”不是有着根本差异?!任何一个文化与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仪式,并与其它共同体相区别,此在生存论之向死的筹划如何能对之加以先验悬搁呢?这就打破了人类学的边界(anthropological border)与生存论的边界的区分。所有丧葬仪式都指向“他人”,就不再是本己,我的死,丧葬、哀悼仪式与活动难道不也走向一个越界,这正是面向Aporia的激情(passion),所有哀悼活动都是对死之不可能的哭喊与呼求。
针对海德格尔对上手、手前存在与此在的区分,德希达指出,此在虽有向死而在的本己性,但此在也有非本真的沉沦状态,这沉沦(Verfallen)伴随的烦、罪责与良知分析,难道不正是在重复基督教的堕落的经验(A:80)?尽管海德格尔一直在避免重复他要摧毁的存在论神学机制,这种重复就超出了(tres-passing)问题的封闭领域(problematic closure)。正如德希达揭示的,在希腊语里问题(problema)就意指筹划(projection)和保护(protection),要么是一个计划与任务的筹划与完成,要么是保护(shield)和禁止(barrier),并把自身庇护在秘密与危险之下,这样,每一个“边界”与分隔都是在双重意义上的成“问题”(problematic)(A:26)。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向死而在是可筹划的(Entwurf ,projection),还是在封闭之内,另一方面,如果此在的存在又“超越自身”(Ueber sich hinaus),此在就一直已经处于越界(Sur-passing)的位置上了,此在正是对这个边界线的侵越(trans-gression),德希达正是要在这个“边界”上尝试解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一方面在借用此在的沉沦,另一方面却又对基督教的拯救福音保持漠然,耶稣的受难(passion)事件,为他人牺牲却一直在他的视野之外。
此外,海德格尔时间分析中对钟表的“什么性”与此在之“谁”(此在是时间)的区分也是有问题的,他对技术及技术导致的时间与死,过失与缺陷的贬低或遗忘,使他对死的具体性很漠然(in-difference),而德希达的学生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中正是把普罗米修斯与其弟爱比米修斯的关系神话进行延异的解读,揭示了技术的“什么性”与此在之“谁”的相关关系。爱比米修斯的原则在于死亡从根本上是不可能抓住的,死之个体化完全在于同他人的关系,个体性离不开公众性,正是公众的时间而非“私有”的才是延异的时间,“谁”和“什么”是相互反射与指引的,正是“什么”的工具与代具性为人类带来了死[8]。爱比米修斯的过失与普罗米修斯的受难(passion)不可分离,海德格尔遗忘了“火与技术”的神话,并忽略了其“悲剧的受难意义”,因为“火的双重性”也就是死之双重性的象征,也即是起源的双重运动的效应:普罗米修斯的盗火的过失——它是人类存在的缺陷的根源——是另一个过失的重复:我们通过普罗米修斯过失重新回到爱比米修斯过失,而前者只能导致缺陷[9]。“死”由技术所带来,技术才是人的本质!
接着,德希达也对海德格尔“死”的三重区分即概念的划界(conceptual demarcation)进行了解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或必死者并不是人或人类主体,人类主体只是此在的例子(example),对于向死而在的此在而言,死作为可能性并不实现,实际上此在是“不死的”,由“必死者”走向了“不死”,犹如苏格拉底烦顾死亡时那不死的灵魂,这已是个潜在的Aporia。此外,此在作为生理上的死又被称为亡故,此在似乎又成为了人,因为人有肉身,有生理与性别,而正如德希达在《Geschlecht》一文中对此在与性别差异及对dis与Zer(区分、分离)的分析所展示的,海氏把肉身与生命转化为先验的,进而也会导致对动物及动物性的漠然,动物只被规定为世界贫穷的。但似乎在自然界中,动物也有自己的区域,有性别,一般迁移的驱动力,并不能被包括在被人划分的世界的生存空间内,海德格尔似乎从未看到过黑森林也有动物,也有动物留下的路迹。同时,作为“之间”现象的完结已是穿越着死的门槛,德希达还认为最好用perishing来译完结(Verenden),因为perishing与限度(per),拉丁词perao, perire相通,它们意味着离开,消失(pass),过去(past)——到生命的另一边,已有越界的含义。在人类学意义上也侵越着纯粹先验性的此在之生存论了,概念的划界也是不可靠的。
德希达总结道,问题的封闭,人类学的边界与概念的划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成为一条穗带(braid),而死之绝境正是形成这条穗带的位置名称,并阻止解开它。实际上,这些预设与区分都可归结为“不可能的可能性”之绝境。
那么,是否有“死自身”,是否有绝境自身的经验?是否Aporia是不可能性自身?Aporia自身能显现吗?死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导论部分第七节对”现象“概念的分析是否充分?这里可能导致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乃至对存在论问题,对海氏后期思与诗的整体筹划都有腐蚀(ruinous)作用。
德希达就“可能性/不可能性”的问题设置了一个舞台,让不可能的外在步子进入生存论分析的可能性中进行腐蚀性的表演;这其中有“不可能的可能性自身显现的可能性”与“
首先,海德格尔认为死之传记学、历史学、神学等等的分析都要预设对死之意义的理解,而只有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才能承担这个任务,这里海德格尔设置了死之研究的等级制(hierarchical),已然运用了海氏要摧毁(destruction , Abbau)的传统形上学的秩序、优先性(priority),之前以及基础这些观念,而这本应是海氏生存论分析要悬搁的。此外,如果死只是我的,我专有(eigentlich , proper),仅此一次(one time , each time),从根本上说,对于只活一次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知道死之意义的,它标志着死的不可规定性,当海德格尔后来把“人的此在”规定为必死者(Mortals),并认为“只有必死者能把死作为死来经验,而动物不能,因为动物不能说话”,从而把死与语言联系起来,就像语言自身言说一样,也假定了同样有个“死自身”?但也许这个死自身并没有语言,死就会打破或打碎语言,似乎去说死这件事情就足够去接近死之自身了,但这只是幻想或迷惑罢了(A:36-37)。
再其次,如果死是本己的向来我属性,专属于我的,死是人的专名(proper name),但海德格尔又说,死作为可能性并不提供任何根据,也不能“想象出”可能是现实的东西。那么,这种可能性只是来自虚无的展开,一个人就不能想象他自己的死,死标志着想象的界限,死是一张没有想象,没有筹划刻在其上的封条,只有虚无刻在其上,否则,坚持想象他自己的死,就转向为想象自身的死了,只能将死变为一个通名,死就是最本己,也最异己的了,并且这种融合永远不能达到契合[7 ]。
最后,海德格尔仍然把“死”修辞式地描述或“想象”为“虚无的圣地”,一块圣地是一座坟墓,它总是用来纪念不再生活在我们之中的“他者”(the Other),这个人不会——再也不可能——在场,在德语中,圣地(Schrein)指一个盒子或棺材,用来装灰烬与尸体,或被埋葬在地底下。在《筑·居·思》中,海氏也提到了黑森林的墓地与棺材,在这些“物”与“位置”中,“死去”的人会被装进、封存,才达到存在与虚无的融合,但是,这“棺材”与“坟墓”可以如同海氏分析“桥”那样让“天地神人”汇聚吗?坟墓已与大地联成一片,如那些被活埋在波兰森林中并没有坟墓的官兵的骨头,如何与“天”发生关系?焚尸炉又如何汇聚四重体呢?还有,坟墓与丧葬仪式分不开,埋葬死者是“家”的任务,这血缘之家,由性别差异构成的“家”与无性别差异的此在所归向的语言——存在之“家”不是有着根本差异?!任何一个文化与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仪式,并与其它共同体相区别,此在生存论之向死的筹划如何能对之加以先验悬搁呢?这就打破了人类学的边界(anthropological border)与生存论的边界的区分。所有丧葬仪式都指向“他人”,就不再是本己,我的死,丧葬、哀悼仪式与活动难道不也走向一个越界,这正是面向Aporia的激情(passion),所有哀悼活动都是对死之不可能的哭喊与呼求。
针对海德格尔对上手、手前存在与此在的区分,德希达指出,此在虽有向死而在的本己性,但此在也有非本真的沉沦状态,这沉沦(Verfallen)伴随的烦、罪责与良知分析,难道不正是在重复基督教的堕落的经验(A:80)?尽管海德格尔一直在避免重复他要摧毁的存在论神学机制,这种重复就超出了(tres-passing)问题的封闭领域(problematic closure)。正如德希达揭示的,在希腊语里问题(problema)就意指筹划(projection)和保护(protection),要么是一个计划与任务的筹划与完成,要么是保护(shield)和禁止(barrier),并把自身庇护在秘密与危险之下,这样,每一个“边界”与分隔都是在双重意义上的成“问题”(problematic)(A:26)。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向死而在是可筹划的(Entwurf ,projection),还是在封闭之内,另一方面,如果此在的存在又“超越自身”(Ueber sich hinaus),此在就一直已经处于越界(Sur-passing)的位置上了,此在正是对这个边界线的侵越(trans-gression),德希达正是要在这个“边界”上尝试解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一方面在借用此在的沉沦,另一方面却又对基督教的拯救福音保持漠然,耶稣的受难(passion)事件,为他人牺牲却一直在他的视野之外。
此外,海德格尔时间分析中对钟表的“什么性”与此在之“谁”(此在是时间)的区分也是有问题的,他对技术及技术导致的时间与死,过失与缺陷的贬低或遗忘,使他对死的具体性很漠然(in-difference),而德希达的学生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中正是把普罗米修斯与其弟爱比米修斯的关系神话进行延异的解读,揭示了技术的“什么性”与此在之“谁”的相关关系。爱比米修斯的原则在于死亡从根本上是不可能抓住的,死之个体化完全在于同他人的关系,个体性离不开公众性,正是公众的时间而非“私有”的才是延异的时间,“谁”和“什么”是相互反射与指引的,正是“什么”的工具与代具性为人类带来了死[8]。爱比米修斯的过失与普罗米修斯的受难(passion)不可分离,海德格尔遗忘了“火与技术”的神话,并忽略了其“悲剧的受难意义”,因为“火的双重性”也就是死之双重性的象征,也即是起源的双重运动的效应:普罗米修斯的盗火的过失——它是人类存在的缺陷的根源——是另一个过失的重复:我们通过普罗米修斯过失重新回到爱比米修斯过失,而前者只能导致缺陷[9]。“死”由技术所带来,技术才是人的本质!
接着,德希达也对海德格尔“死”的三重区分即概念的划界(conceptual demarcation)进行了解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或必死者并不是人或人类主体,人类主体只是此在的例子(example),对于向死而在的此在而言,死作为可能性并不实现,实际上此在是“不死的”,由“必死者”走向了“不死”,犹如苏格拉底烦顾死亡时那不死的灵魂,这已是个潜在的Aporia。此外,此在作为生理上的死又被称为亡故,此在似乎又成为了人,因为人有肉身,有生理与性别,而正如德希达在《Geschlecht》一文中对此在与性别差异及对dis与Zer(区分、分离)的分析所展示的,海氏把肉身与生命转化为先验的,进而也会导致对动物及动物性的漠然,动物只被规定为世界贫穷的。但似乎在自然界中,动物也有自己的区域,有性别,一般迁移的驱动力,并不能被包括在被人划分的世界的生存空间内,海德格尔似乎从未看到过黑森林也有动物,也有动物留下的路迹。同时,作为“之间”现象的完结已是穿越着死的门槛,德希达还认为最好用perishing来译完结(Verenden),因为perishing与限度(per),拉丁词perao, perire相通,它们意味着离开,消失(pass),过去(past)——到生命的另一边,已有越界的含义。在人类学意义上也侵越着纯粹先验性的此在之生存论了,概念的划界也是不可靠的。
德希达总结道,问题的封闭,人类学的边界与概念的划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成为一条穗带(braid),而死之绝境正是形成这条穗带的位置名称,并阻止解开它。实际上,这些预设与区分都可归结为“不可能的可能性”之绝境。
那么,是否有“死自身”,是否有绝境自身的经验?是否Aporia是不可能性自身?Aporia自身能显现吗?死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导论部分第七节对”现象“概念的分析是否充分?这里可能导致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乃至对存在论问题,对海氏后期思与诗的整体筹划都有腐蚀(ruinous)作用。
德希达就“可能性/不可能性”的问题设置了一个舞台,让不可能的外在步子进入生存论分析的可能性中进行腐蚀性的表演;这其中有“不可能的可能性自身显现的可能性”与“
上一篇:经验主义、实在论和因果知识
下一篇:谢林的自由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