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的特点探讨(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06-11
2.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造性生长的土壤
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给学生提供创新素质生长的土壤、机遇和氛围,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能使学生的智力系统和非智力系统产生碰撞,激发灵感,开拓思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由:就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手脚。要让学生们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民主:就是教师不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不是判断是非、对错的无情法官。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是学生中的首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们的活动中,和学生们休戚与共,感情相通。
宽松:就要允许学生说错话、办错事,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要热情鼓励学生闪现出哪怕是丁点儿迸发着创造火花的奇思妙想。
和谐: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感情融洽,和睦相处。不训斥,不批评,不讽刺,不挖苦。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歧视,不搞冷处理。
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学生的创造潜能自然得到发挥,个性自然得到张扬。
3. 推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通识教育虽然是对专业教育的扬弃,但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单纯的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的极端思维方式和做法都是不合时宜的。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专业性人才培养建立在普通教育、较宽的学术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通识教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它只是目前人们研究和认识水平所能认识到的一种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模式。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需要培养目标、内容的调整、变革,还需要教育机制、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环境的共同协调作用。通识教育只在其优势范围内发挥着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利作用,从某一侧面、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在尝试进行通识教育,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做法和目的是相同的。例如,北京大学将其称为通识教育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将其称为人文素质教育。从这些学校初步实践的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及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已有了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某些部分还不够科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为了加强人才的创造性培养,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通识教育。只有二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培养模式。并且二者融合得越好,对人才的创造性培养越有利。
结论: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造性人才,必须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倡发展个性,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并建立一套适应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更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和创造性提出重大考验。
参考文献
【1】 愈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 尉迟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 江刘生,创造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吕新强,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西昌学院学报,2005(07)
【5】 杨玲,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西江大学学报,2000(09)
【6】 刘伟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内涵、素养及培养,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07(04)
下一篇: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