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探索与实践(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三)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取消了毕业生就业的限制性措施,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在面对如此多的机会时,毕业生的自我定位十分关键,如果此时的选择是错误的,付出的可能是时间和精力,也可能是失去了进入某一领域的资格。

  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反馈中可以看出,现今大学毕业生择业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发展,去大城市、大单位、收入高的单位工作是多数毕业生的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追求这些就造成期望值过高,与市场需求脱节,势必增加自己的择业困难。

  上海这几年的发展很快,同时往年上海地区用人单位需求旺盛,留在上海工作吸引了不少学生,其中有的甚至为了留上海,宁愿先随便选择一个不太好的上海单位而放弃外地有着很好职业发展的单位,然后选择跳槽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校就发生过毕业生不去青岛、宁波、厦门、广州等地的对口交通单位而随便留在上海某个单位的事例。这些暴露出毕业生的短期行为以及自我定位不准。另外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其期望也很高,希望子女在大城市找到稳定的工作,而不愿放手让其去市场上闯一番事业。这些学生习惯了在上海的学校生活,不愿再去外地开始自己事业的起点。由此造成我校在外地的就业市场份额不断减少,甚至拱手将市场让出,而一味在基本饱和的上海就业市场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困难。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日趋提高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因素,但哪些因素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不同的用人单位尽管有不同的回答,但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非常注重应聘人员的个人品质。

  (一)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要求

  根据武汉大学曾经做过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课题研究调查资料显示,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是“敬业精神”,比重为90%,“合作精神”、“政治素质”、“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依次为用人单位所看重。对“敬业精神”的过于看重,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最不满意的10项内容中,“敬业精神”高居第二位。这应当引起高校和大学生的足够重视。

  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能力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65%,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功效,在竞争中取胜。当然,不同的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能力偏好上存在差别,作为管理人才使用时,用人单位会更加重视人才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单位用人时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