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论文关键词:隐性知识  管理  障碍分析

  论文摘要:隐性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清楚认识隐性知识管理中隐惶知识的外显化和工作流程,有助于管理者统筹管理全局。对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各种障碍进行分析,有利于管理者抓住关键点,解决问题,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已从资源竞争转变为科技的竞争,创新能力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组织,管理的重心不再是效率的提高,而是科学决策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在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概念后,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内隐于人身上的知识将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要素,隐性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隐性知识的外显化步骤及工作流程

  所谓隐性知识是一种不易用语言表达、不易传播、不易确知、不易编码等高度个性化且内隐于个体或组织中的经验类知识,通常表现为个体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信仰价值体系及个人某些难以表达的经验、技艺、专长及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等。隐性知识管理主要是为隐性知识流动、转化、创新和应用提供和创建良好的机制、体制、文化氛围、各种有利环境和技术条件等,实现有效管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分为两种:潜在的可表达的和不能表达的。对于前者,可通过交谈和沟通使其外显化,便于交流和学习,而后者的外显化比较复杂。对于专家们而言,除去主观因素,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经验全部描述出来。那么获得这些经验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隐性知识的情境性特征把专家经验通过回忆性描述表述出来,这些描述包括应用场合的描述、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情形、解决问题的步骤、特定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最终结果。

  (一)隐性知识外显化的步骤

  通过以下步骤可以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首先通过发现、挖掘、引出和沉淀来推动知识从动态隐性转移到动态显性;其次通过试用、修正、判断和固化来推动知识从动态显性转移到静态显性;再次通过宣传、普及、培训和默化来推动知识从静态显性转移到静态隐性。这个过程只是知识推动的一个周期。隐性知识管理需要循环、螺旋地进行这种推动,不断促进隐性知识的外显化,加快实现知识在实践中的价值和创新发展。

  (二)隐性知识工作流程

  隐性知识从获得到交流需要经历一个工作流程,这个流程对于不断获得知识创新的人来说,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笔者将隐性知识工作流程(如图1)归结为:(1)信息积累。组织成员通过知识学习和实践,将工作中获得的广泛信息在大脑里沉淀,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便于以后工作中随时提用。(2)隐性知识形成与积累。这个过程是组织成员脑力再学习和潜移默化的过程。组织成员使用已有的知识将“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不断加工和创新成新的知识,包括新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这些知识会融入到其个人知识体系中,通过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调节达到个人知识的优化。(3)隐性知识的初步转化。组织成员对长期积累的隐性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做好隐性知识外显化准备。(4)隐洼知识的进一步转化。组织成员运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将上一步整理的隐性知识表述出来。这种表述是一种规范成形、有效的文字化表述,有利于传播和交流。(5)知识传播和交流。运用各种渠道实现隐性知识的公开化,加快知识交流和传播的速度,实现知识创新。

  

  二、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分析

  在实践中,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特点和各种障碍因素的存在,隐性知识在转化、转移、共享和创新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这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建立动态适应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重大阻碍。

  (一)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分析

  1.信任难以实现。知识转化的基础是知识主体间相互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让每个人都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让交流学习者从中受益。影响成员问相互信任的因素主要有组织上层管理人员的公平感、正式组织以及组织内部网络数据库的开放程度。(1)组织上层管理人员的公平感。管理者缺乏基本的公平感,将直接影响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信任,导致隐性知识管理难以有效地执行。(2)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成员之间的信任度和依赖感由于制度的制约,很难产生一种融洽的高强度的“集体意识”和建立信任圈。(3)组织内部网络数据库的开放程度。内部网络数据库一般作为情报库,组织通常不会将其开放,甚至对于组织成员的开放程度也是很低,而数据库的开放程度体现了组织对组织成员的信任程度。因此数据库较低程度的开放难以减轻或消除员工交往中的防卫心理,难以建立良好的信任。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