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活动的实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组织和配置生产力,这实际也就是管理活动的基本任务,不论是在宏观管理还是在微观管理中,都是如此。
我们知道,生产力主要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即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资料也叫生产手段,包括生产工具、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其作用是将人类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劳动对象是人类劳动加工的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生产出有用产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人类要获得有用产品,要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仅仅只有某一个方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而且,按照现代管理原理的要求,不仅要使三个方面相结合,而且必须是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才能获得高效运转,才能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一点,在过去农业集体化经营时期表现得非常清楚。由于劳动者每一次出工前必须经过生产队长派工,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因此,很显然,如果队长能出于公心,能端平一碗水,派工合理,能用人所长,毫无疑问劳动效率就高。反之,如果生产队长在派工中徇私舞弊,公报私仇,不能合理派工,把脏活儿累活儿统统派给对自己有成见的人,而把轻松活儿都留给亲朋好友,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消极怠工,或者偷懒磨洋工,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的。在过去人民公社化时期,许多农业生产队搞不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家人,无法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
其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经常说“管理出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这里所说的效益所指的实际上就是资源的组合效益。按照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现代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用人,必须把具有不同能量等级的人放在相应的岗位上,才能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实现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如果一个人可以跳起100斤的重担,你却偏偏让他只挑50斤,显然是资源的浪费;相反,如果一个人只能跳起50斤的担子,你却一定要让他挑100斤,则必然将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此人可能会硬充好汉,勉为其难地挑担而行,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的;二是此人可能比较明智,并不愿意跟自己过不去,他在望担兴叹的同时,则贻误了完成任务的大好时机,给事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很显然,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实现能级与岗位的匹配,必须实现能级与岗位的动态管理。所以,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实际上乃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因为,一定的工作岗位必然是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一个特定组合,只是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生产资料的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此外,再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看,其基本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二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其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即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规模,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则主要依靠改变投入要素的比例和优化组合,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很显然,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通过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的。通过改善要素组合可以实现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这实际上也正是管理中经常讲“管理出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的客观依据。
2 管理过程中的物质运动及其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物理学中的物质不灭定律以及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都有力地支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的永恒性规律。管理过程也是如此。
在任何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始终贯穿着两种性质不同的运动,一种是“物质流”,另一种是“信息流”。物质流是指由劳动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运动过程。在人类的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劳动对象经过输入过程与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形态和性质的变化,直到最后变为多方面的产出,或者是实物产品,或者是劳务产品。不论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再生产过程,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离不开物质的运动。信息流则是指伴随着物质流产生的各种指令、计划、图纸、报表、传票、资料、报告、情报和文件等的传递、接收和处理。物质流是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流程,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属于它的要求。但是,要使得物质流的运动符合客观规律,从而能够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之加以科学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个任务就由信息流来承担。信息流反映着物质流的运动状态,并指挥和调节着物质流的运动过程。管理的任务或者管理者的职责,就是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质流,从而提高物质资源以及推动物质资源运动的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由此,我们也就不难得出结论,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信息的传输、加工和处理过程,因而管理效率的高低,实际上也就归结为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效率。
现代管理的反馈原理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其中灵敏、准确、有力的程度,是一个管理制度和一个管理功能单位是否有充沛的生命力的标志。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概念。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因而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所谓反馈(Feedback),其原意就是反过来饲喂的意思,在控制论中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这个过程可以利用图1即管理的封闭回路加深理解。
输入 指令 输出
加工信息 原始信息
图1 管理的封闭回路
运用反馈原理搞好管理,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反馈信息灵敏、准确和有力。要“灵敏”,就必须有敏锐的感受器,以便及时发现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和变化的信息。要“准确”,就必须有高性能的分析系统,以过滤和加工感受器得来的各种信息,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有力”,就必须把经过分析后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指挥中心强有力的行动,以修正原来的管理工作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见,反馈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感受、分析和决断。前两个过程在信息论中称作信息变换过程,后一个过程即决策过程。
利用反馈原理进行控制,一般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因而也常常会有两种不同的反馈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反馈使得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加剧,则为正反馈。如两个企业或两个小组之间的竞赛,两者你追我赶,你强我要比你更强,就属于正反馈。一个演员的演出效果,与观众的反应之间常常有一种互动效应,观众的反应越好越强烈,演员的表演也就越出众;反之,观众的反应越差越是鼓倒掌,演员的表演就越是没劲儿,这也是一种正反馈。正反馈是一种打破均衡和稳定的反馈,包括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等都是。
反过来,如果反馈使得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弱,导致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则为负反馈。负反馈是促使事物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反馈。比如对于空调设备的控制,假如最适温度为一定,持续开机一段时间后(制冷),室温会下降过低,人体感到有些不适,这时可关闭空调机;之后,温度持续回升,超过一定限度后,人体又感觉到太热,于是又打开空调机。这样,经过几番开机关机后,室内温度将保持在一定的适宜温度之内。这是一个典型的负反馈的例子。在现代管理中,大量需要的是要缩小和消灭系统运作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因而大量需要的是负反馈。
现代管理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在现代管理中我们必须对信息和信息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信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 信息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
搞好管理要求必须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不论是宏观管理还是
我们知道,生产力主要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即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资料也叫生产手段,包括生产工具、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其作用是将人类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劳动对象是人类劳动加工的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生产出有用产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人类要获得有用产品,要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仅仅只有某一个方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而且,按照现代管理原理的要求,不仅要使三个方面相结合,而且必须是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才能获得高效运转,才能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一点,在过去农业集体化经营时期表现得非常清楚。由于劳动者每一次出工前必须经过生产队长派工,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因此,很显然,如果队长能出于公心,能端平一碗水,派工合理,能用人所长,毫无疑问劳动效率就高。反之,如果生产队长在派工中徇私舞弊,公报私仇,不能合理派工,把脏活儿累活儿统统派给对自己有成见的人,而把轻松活儿都留给亲朋好友,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消极怠工,或者偷懒磨洋工,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的。在过去人民公社化时期,许多农业生产队搞不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家人,无法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
其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经常说“管理出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这里所说的效益所指的实际上就是资源的组合效益。按照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现代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用人,必须把具有不同能量等级的人放在相应的岗位上,才能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实现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如果一个人可以跳起100斤的重担,你却偏偏让他只挑50斤,显然是资源的浪费;相反,如果一个人只能跳起50斤的担子,你却一定要让他挑100斤,则必然将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此人可能会硬充好汉,勉为其难地挑担而行,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的;二是此人可能比较明智,并不愿意跟自己过不去,他在望担兴叹的同时,则贻误了完成任务的大好时机,给事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很显然,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实现能级与岗位的匹配,必须实现能级与岗位的动态管理。所以,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实际上乃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因为,一定的工作岗位必然是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一个特定组合,只是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生产资料的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此外,再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看,其基本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二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其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即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规模,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则主要依靠改变投入要素的比例和优化组合,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很显然,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通过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的。通过改善要素组合可以实现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这实际上也正是管理中经常讲“管理出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的客观依据。
2 管理过程中的物质运动及其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物理学中的物质不灭定律以及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都有力地支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的永恒性规律。管理过程也是如此。
在任何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始终贯穿着两种性质不同的运动,一种是“物质流”,另一种是“信息流”。物质流是指由劳动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运动过程。在人类的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劳动对象经过输入过程与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形态和性质的变化,直到最后变为多方面的产出,或者是实物产品,或者是劳务产品。不论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再生产过程,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离不开物质的运动。信息流则是指伴随着物质流产生的各种指令、计划、图纸、报表、传票、资料、报告、情报和文件等的传递、接收和处理。物质流是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流程,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属于它的要求。但是,要使得物质流的运动符合客观规律,从而能够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之加以科学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个任务就由信息流来承担。信息流反映着物质流的运动状态,并指挥和调节着物质流的运动过程。管理的任务或者管理者的职责,就是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质流,从而提高物质资源以及推动物质资源运动的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由此,我们也就不难得出结论,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信息的传输、加工和处理过程,因而管理效率的高低,实际上也就归结为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效率。
现代管理的反馈原理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其中灵敏、准确、有力的程度,是一个管理制度和一个管理功能单位是否有充沛的生命力的标志。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概念。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因而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所谓反馈(Feedback),其原意就是反过来饲喂的意思,在控制论中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这个过程可以利用图1即管理的封闭回路加深理解。
输入 指令 输出
加工信息 原始信息
图1 管理的封闭回路
运用反馈原理搞好管理,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反馈信息灵敏、准确和有力。要“灵敏”,就必须有敏锐的感受器,以便及时发现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和变化的信息。要“准确”,就必须有高性能的分析系统,以过滤和加工感受器得来的各种信息,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有力”,就必须把经过分析后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指挥中心强有力的行动,以修正原来的管理工作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见,反馈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感受、分析和决断。前两个过程在信息论中称作信息变换过程,后一个过程即决策过程。
利用反馈原理进行控制,一般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因而也常常会有两种不同的反馈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反馈使得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加剧,则为正反馈。如两个企业或两个小组之间的竞赛,两者你追我赶,你强我要比你更强,就属于正反馈。一个演员的演出效果,与观众的反应之间常常有一种互动效应,观众的反应越好越强烈,演员的表演也就越出众;反之,观众的反应越差越是鼓倒掌,演员的表演就越是没劲儿,这也是一种正反馈。正反馈是一种打破均衡和稳定的反馈,包括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等都是。
反过来,如果反馈使得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弱,导致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则为负反馈。负反馈是促使事物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反馈。比如对于空调设备的控制,假如最适温度为一定,持续开机一段时间后(制冷),室温会下降过低,人体感到有些不适,这时可关闭空调机;之后,温度持续回升,超过一定限度后,人体又感觉到太热,于是又打开空调机。这样,经过几番开机关机后,室内温度将保持在一定的适宜温度之内。这是一个典型的负反馈的例子。在现代管理中,大量需要的是要缩小和消灭系统运作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因而大量需要的是负反馈。
现代管理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在现代管理中我们必须对信息和信息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信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 信息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
搞好管理要求必须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不论是宏观管理还是
上一篇: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