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活动的实质(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关系进行,其总量是守恒的。但是信息则不然,信息是不守恒的。信息可以发生,可以湮灭;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可以干扰,可以失真。系统的性能和功效是由系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量及其构成所决定的,而且一切性能和功效都是通过信息表现的。守恒的物质与能量和不守恒的信息所组成的系统,其性能和功效必然是不守恒的。实际上,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无需做严格的证明,因为如果系统的性能功效守恒,那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实际也就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关于系统性能功效的“整体大于部分和”定律,也就是系统理论关于“1+1>2”的定律。这一定律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一堆钟表零件,在单独情况下,就只具有一些个别功能,比如一个小齿轮,可起传动作用,一个小旋钮可用来上发条等等。而当把这些零件按照一定的机制组装成钟表时,就具备了一个新功能即报时。再比如,一个收音机在单独情况下只能用来接受无线电波,一个录音机在单独情况下只能用来录音。而当按照一定的结构把这两者组装成收录机时,就具备了一个新功能即内录,即在播音的同时录音。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无论是对于无机系统和生物系统,还是对于社会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就物质生产来说,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以获得有用产品的过程。很显然,产品的性能和功效不同于原材料。这就是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的作用。再从管理活动的本质来看,管理活动所从事的首先正是使得从事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的人构成系统,构成社会系统。毫无疑问,社会系统的功效是任何单个人或无组织的人群或小团体所不具备的。在这里,系统理论所揭示的所谓“管理的本质”[1],与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由以上不难看出,管理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本书,观点有时候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因为《现代管理学基础》实际上是由13个人集体编写的),这充分地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成熟性。所以,我们这里的结论,也只能看作是一家之言。但是,对于我们的整个研究来说,这一结论的获得则是非常重要的。



附:参考文献

[1] 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1月版
[2] 希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
[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5] [日]占部都美:《现代管理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152页
[6]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编:《现代管理学基础》,知识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