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分」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1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刑都北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及驾幸临安,丧乱之后,士大夫亡失告身批书者多,又军赏百倍平时。贿赂公行,冒滥相乘,饟军日滋,赋敛愈繁,而刑狱日众。故吏、户、刑三曹吏人人致富,余皆寂寥弥甚。吏辈又为之语曰:『吏勲封考,三婆两嫂;户度金仓,细酒肥羊;礼祠主膳,啖斋吃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刑都北门,人肉馄饨;工屯虞水,生成饿鬼。』」而身居「冗员」之现实,又使他们的文化努力事倍功半。

 (49)「秀才」「书生」、「贡士」、「进士」等为宋代习见读书人之称呼,明清以后称「贡士」、「进士」则为科第头衔,始成规范。「解元」可参前引姚卞事,或即说话人自况耳。又话本《月明和尚度柳翠》(《古今小说》第二十九卷)介绍「柳宣教」,云其「胸藏千古史,腹蕴五车书」,可得其概。虽为套语,亦不无说话人的自负。又敦煌俗曲《燕子赋》谓燕雀相争,即有「是君不信语,请问读书人」(《敦煌坠琐》)之语,可知「读书人」早已成为博学多识之招牌,宋人讲史演义挂出此类名头衔号,则更上层楼矣。俨若鲁迅谓市井心理每喜夸大名号,「皇后鞋店」犹嫌不足,复以「皇太后」或「太皇太后鞋店」招摇过市。又「檀溪子」之艺名亦可注意,莫非专擅说《襄阳会》刘备以「的庐马」跨越檀溪之三国故事乎?

 (50)拙作《金代关羽神像考释》曾以宋元明理学正统观念形成为背景,专节探讨了元杂剧及《三国志演义》之虚构人物周仓及其出身情节的增添过程。

 (51)周必大(1126-1204)为同乡欧阳修编定《欧阳文忠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集部四《文忠集》卷五十二),其《后序》称「郡人孙谦益老于儒学,刻意斯文,承直郎丁朝佐博览群书,尤长考证,于是偏搜旧本,旁采先贤文集,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加编校。起绍熙辛亥(1191年),迄庆元丙辰(1196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以曾三异为「益公(按周必大封益国公)旧客」。于此可得三异生平之概。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本为李清照南渡以后咏项羽诗,此将项羽、关羽踵接而提的又一说法,或与「司马貌断案」平话之安排关羽为项羽后身有所关联乎?

 (52)王鏊《姑苏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东神祠,在报恩寺西教场内。神姓石名固,秦人也、汉祖六年,灌婴平定江南,至赣城,神现于某山,告以克捷之期,士卒骇异。凯还,牲酒款谒,立庙赣江之东。至吴,孙氏迁神于吴境祭之,时有铙歌五章,见《乐府》。今在吴城,颇著灵异。」后称「江东王」。世所传「关帝灵籖」原即「江东王籖」,足见两者渊源。笔者另有《关帝灵籖研究》考证此事,此不枝蔓。

 (53)盖《宣和遗事》为《水浒传》之祖本之一,不著撰人,一般以为是南宋说话人的集体创作。近世亦有学者以其未能尽避南宋帝王名讳,且对北宋亡国和南宋苟安表明的强烈愤懑感情,以为是由宋入元之遗民所作。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下一篇:筷子古今谈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