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选择及实证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07-13

    (3)可转债发行公司的绩效研究。Stein (1992)认为发行可转债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设计合理的可转债可以引导管理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从而有效使用所融资金,提高公司绩效。不过,Lee and Loughran(1998),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公司并非如理论分析所预期的那样改善了公司绩效,相反,公司发行可转债后普遍存在业绩下滑的现象。
    还有一些学者对可转债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Roon和Veld (1998)对荷兰可转债市场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荷兰可转债的发行公告会给公司股价带来正的效应。可是Abhyankar和Dunning (1999)等人通过对美国和英国市场的可转债发行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发行可转债公告会产生负的股价效应的结论,而且他们认为美国与荷兰市场产生的效应不同的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同造成的。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可转债研究取得的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可转债理论的研究。由于国外资本市场本身发展和西方现有的财产组织体系的原因,国外学者直接对可转债融资效率的研究很少。
1.2.2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
     像许多其它金融产品一样,可转债在国外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己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然而我国金融市场的滞后发展,使得这种金融产品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够成熟。自1992年发行第1支可转债(深宝安)以来,截至19%年底,公开发表的论文不足十篇。在1997年3月以后,随着《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可转债融资的研究逐渐成为一大热点,国内学者对可转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条款设计的研究。柯大纲、陈军、李永宏(2000)〕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分析方法,对可转债发行条款设计进行了技术分析。王慧煌(2004)对我国可转债发行条款的合理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善转股价格条款设计等相关建议。余明燕((2006)探索性地分析了可转债各条款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2)定价研究。国内理论界主要是参考西方的定价方法。如,秦学志(2000)通过分析可赎回可转债的发行者与持有者的动态博弈关系,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原理和最优停时原理,建立了可赎回可转债博弈定价的一般方法。郑振龙、林海(2004)利用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Black-S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可转债定价的具体模型。庄新田(2006),将信用风险、利率期限结构引入到可转债的二叉树定价模型,建立了双因素的定价模型。但国内理论界对定价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借鉴国外理论研究的阶段。
    (3)动机的研究。王一平(2005)从准入门槛、条款设计、发行可转债后上市公司的行为选择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认为,可转债实际上只是被上市公司当作一种延迟的股权融资方式。何佳、夏晖(2005),对Stein (1992)〕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们认为,从控股股东角度出发,控制权利益的存在使得企业有内在动力发行可转债。
    (4)绩效研究。张雪芳(2006)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可转债发行前后公司绩效变动。发现将可转债发行后与发行前相比,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可转债的优势特征并没有体现出来。
    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理论的研究,对人们认识和使用可转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这一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的研究还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1.3  研究方法
    针对近年来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可转债的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本文试图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从金融工程和融资理论等角度入手,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现状、本质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针对目前我国可转债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研究以一般的哲学方法与逻辑方法为指导,具体主要应用到如下方法:    (1)一般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整个可转换债券融资理论框架和市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可转债发行主体作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研究的同时,应用大量的定量研究和翔实的数据,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研究能够在深度和广度上作出应有的拓展,又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发挥定量分析表达和度量方面的优势。(3)规范分析的方法。应用西方成熟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技术、现代财务分析方法和金融数学工具,结合经济学模型对可转换债券经济特性、融资绩效、公司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等进行规范化的分析 (4)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文在可转债融资国内外发展和上市公司不同融资方式的研究部分都用到了比较研究方法。
2  可转换债券融资选择的理论分析
在特殊的股权结构和股权分置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利益和财务危机成本因素的影响。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融资并不能改善公司业绩。本章将以Stein(1992)模型为基础,对在股权分置背景下的公司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选择及绩效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