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主义与中国工业革命(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口赚汇,以便进口武器装备及其制造所需的钢铁和机器设备。以这种国民经济结构为基础,日本走上了扩军-征掠-积累,再扩军-再征掠-再积累的滚动循环的“发展”模式。这是一条通过战争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5]
与日本模式形成对比,中国选择了一条通过革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2、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将要建立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5]按照新民主主义论的经济纲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将收归国有,但并不禁止其他“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农村经济中,则将扫除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允许富农经济存在。[6]
但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毛泽东就断然放弃了由他本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设想,对党内刘少奇等高层人士提出的“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观点进行了严厉批评。[7]与此同时,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则不断被加快,过渡时期一再被缩短。这是为什么呢?
从快速实施现代化的立场看,如果允许包括资本主义性质的多种经济成份存在和发展,就势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处理各经济主体间的关系,受到成本-利润原则的根本限制,从而使国家控制经济的能力大为削弱。相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强大而高效的中央政府可统一规划和配置全部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以迅速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根本改变。在核武器时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围困,中华民族整体生存的危机甚至更为严峻了。中国工业化的这种持续存在的外部环境也正是它的动因。由于现代军事技术主要依托于现代工业体系,而现代工业体系则主要依赖于为其提供装备的重工业。因此,“重点是工业,工业中的重点是重工业”。[8]中国当时的首要目标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独立生存和发展,是应付大规模现代战争的威胁。由于这种目标不是纯经济的,因此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必须下决心超越并扭曲常规状态下经济发展的某些自然过程和规律。[9]实际上,如果当时中国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合全社会资源,在最短时间内奇迹般地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将推迟许多年,中国经济乃至政治就将长期垂直依附于苏联,从而不可能在50年代后期顶住苏联的压力。换句话说,中国就有可能出现“东欧化”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到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即正式启动。由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特别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1950-53年)的持续进行,对于苏联来说,帮助社会主义中国完成适度的工业化目标,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在远东地区牵制美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一化三改”,即初步完成工业化以及初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的工业化目标,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0]
在1949年,农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8.6%,工业仅为25.1%,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工业比重就远远超过了农业,1957年二者的比重分别为33.5%和43.8%。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重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1957年的45%,1978年的56.9%。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机器设备自给率已达到80%。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以世界史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工业化,从而不仅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为中国取得一系列国防技术的重大突破提供了基础,根本性地解决了民族生存这一近代史课题。
3、1949年以后,中共党并未因获得执政党地位和掌握国家机器而放弃原有的反传统主义立场。相反,从50年代初期批判电影《武训传》到70年代中叶评法批儒,反对传统上下尊卑的儒教思想体系的立场一再得到重申和强调。在毛泽东时代,正是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对内政策方面始终坚持了这一立场,才能使广大劳动阶级在新的国家体制建立之后,不仅避免了重新沦为单纯的“统治的对象”的命运,而且像在革命战争时代一样,能够继续调动他们的潜力,参与大规模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由于长期处于世界体系的底层和内外战争的破坏,中国的现代工业基本极为薄弱。1952年,中国现代大工业在社会总产值当中的比重只有26.7%,而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该比重已达到45.2%,波兰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49年已达到65.5%,捷克斯洛伐克在1948年更高达75%。不仅如此,中国的工业化更面临严重的资金匮乏的困境。要实现工业化,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国只能采取“自我剥削”的方式,依靠社会内部完成积累。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中国以惊人速度完成了工业化,但与此同时,也使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付出了巨大代价。例如,1949年,中国社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为557亿元,1957年为1606亿元,到1978年达6846亿元,增长迅速。但是,从1958年到1978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始终未超过1957年的水平;各种布匹的年人均消费量,1952年是17.12尺,1957年是20.47尺,1978年为24.11尺;在城镇居民住房方面,1952年人均居住面积4.5平方米,但由于人口增长等原因,1978年反降为4.2平方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缓慢,与同期国民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增长相比,反差强烈。为实现工业革命,中国人民年复一年地付出着牺牲。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牺牲主要出于一种全新的生活-工作伦理,这就是“艰苦奋斗”。为区别于马克斯·韦伯论述的资本主义创业时代的新教伦理,我们可以将这种生活-工作伦理称为“革命伦理”。值得注意的是,导致这种革命伦理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正是以奴隶史观(阶级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反传统主义的意识形态。在颠覆了传统秩序的思想空间内,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在尊与卑、贵与贱、高雅与通俗、心智与身体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价值范畴中,普通劳动者身上所固有的特质受到高度评价,甚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中国,劳动者阶级的确曾扬眉吐气,空前绝后般地获得了他们的价值和尊严。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尽力奉献,而且在生活中也大多仅仅维持着和平年代里最基本的生存。在中国,由于快速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特别是资金和技术严重不足,革命伦理便成为对这种资源匮乏状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甚至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资源之一。
二、反传统主义的新内涵
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中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之后,反传统主义便愈来愈呈现出新的内涵。由于反传统主义的实质是颠覆上智下愚的、精英主义的正统尊卑秩序,因此,它的矛头所向是不固定的,不可避免地随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内容的变化而发生调整。具体地说,是随着“上智”或“精英”内涵的变化而变化
与日本模式形成对比,中国选择了一条通过革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2、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将要建立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5]按照新民主主义论的经济纲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将收归国有,但并不禁止其他“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农村经济中,则将扫除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允许富农经济存在。[6]
但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毛泽东就断然放弃了由他本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设想,对党内刘少奇等高层人士提出的“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观点进行了严厉批评。[7]与此同时,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则不断被加快,过渡时期一再被缩短。这是为什么呢?
从快速实施现代化的立场看,如果允许包括资本主义性质的多种经济成份存在和发展,就势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处理各经济主体间的关系,受到成本-利润原则的根本限制,从而使国家控制经济的能力大为削弱。相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强大而高效的中央政府可统一规划和配置全部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以迅速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根本改变。在核武器时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围困,中华民族整体生存的危机甚至更为严峻了。中国工业化的这种持续存在的外部环境也正是它的动因。由于现代军事技术主要依托于现代工业体系,而现代工业体系则主要依赖于为其提供装备的重工业。因此,“重点是工业,工业中的重点是重工业”。[8]中国当时的首要目标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独立生存和发展,是应付大规模现代战争的威胁。由于这种目标不是纯经济的,因此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必须下决心超越并扭曲常规状态下经济发展的某些自然过程和规律。[9]实际上,如果当时中国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合全社会资源,在最短时间内奇迹般地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将推迟许多年,中国经济乃至政治就将长期垂直依附于苏联,从而不可能在50年代后期顶住苏联的压力。换句话说,中国就有可能出现“东欧化”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到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即正式启动。由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特别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1950-53年)的持续进行,对于苏联来说,帮助社会主义中国完成适度的工业化目标,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在远东地区牵制美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一化三改”,即初步完成工业化以及初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的工业化目标,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0]
在1949年,农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8.6%,工业仅为25.1%,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工业比重就远远超过了农业,1957年二者的比重分别为33.5%和43.8%。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重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1957年的45%,1978年的56.9%。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机器设备自给率已达到80%。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以世界史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工业化,从而不仅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为中国取得一系列国防技术的重大突破提供了基础,根本性地解决了民族生存这一近代史课题。
3、1949年以后,中共党并未因获得执政党地位和掌握国家机器而放弃原有的反传统主义立场。相反,从50年代初期批判电影《武训传》到70年代中叶评法批儒,反对传统上下尊卑的儒教思想体系的立场一再得到重申和强调。在毛泽东时代,正是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对内政策方面始终坚持了这一立场,才能使广大劳动阶级在新的国家体制建立之后,不仅避免了重新沦为单纯的“统治的对象”的命运,而且像在革命战争时代一样,能够继续调动他们的潜力,参与大规模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由于长期处于世界体系的底层和内外战争的破坏,中国的现代工业基本极为薄弱。1952年,中国现代大工业在社会总产值当中的比重只有26.7%,而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该比重已达到45.2%,波兰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49年已达到65.5%,捷克斯洛伐克在1948年更高达75%。不仅如此,中国的工业化更面临严重的资金匮乏的困境。要实现工业化,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国只能采取“自我剥削”的方式,依靠社会内部完成积累。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中国以惊人速度完成了工业化,但与此同时,也使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付出了巨大代价。例如,1949年,中国社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为557亿元,1957年为1606亿元,到1978年达6846亿元,增长迅速。但是,从1958年到1978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始终未超过1957年的水平;各种布匹的年人均消费量,1952年是17.12尺,1957年是20.47尺,1978年为24.11尺;在城镇居民住房方面,1952年人均居住面积4.5平方米,但由于人口增长等原因,1978年反降为4.2平方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缓慢,与同期国民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增长相比,反差强烈。为实现工业革命,中国人民年复一年地付出着牺牲。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牺牲主要出于一种全新的生活-工作伦理,这就是“艰苦奋斗”。为区别于马克斯·韦伯论述的资本主义创业时代的新教伦理,我们可以将这种生活-工作伦理称为“革命伦理”。值得注意的是,导致这种革命伦理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正是以奴隶史观(阶级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反传统主义的意识形态。在颠覆了传统秩序的思想空间内,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在尊与卑、贵与贱、高雅与通俗、心智与身体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价值范畴中,普通劳动者身上所固有的特质受到高度评价,甚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中国,劳动者阶级的确曾扬眉吐气,空前绝后般地获得了他们的价值和尊严。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尽力奉献,而且在生活中也大多仅仅维持着和平年代里最基本的生存。在中国,由于快速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特别是资金和技术严重不足,革命伦理便成为对这种资源匮乏状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甚至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资源之一。
二、反传统主义的新内涵
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中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之后,反传统主义便愈来愈呈现出新的内涵。由于反传统主义的实质是颠覆上智下愚的、精英主义的正统尊卑秩序,因此,它的矛头所向是不固定的,不可避免地随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内容的变化而发生调整。具体地说,是随着“上智”或“精英”内涵的变化而变化
上一篇: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下一篇:资本主义与混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