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主义与中国工业革命(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自1952年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3亿农民分得约7亿亩土地之后,广大农村地区便已消灭了传统的封建剥削制度,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和工业建设。以此为契机,中国20世纪反传统主义思潮的演变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其主要矛头开始从反封建主义方面转向其他方面。
从50年代初期开始,伴随对全国范围内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场分别针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城市资产阶级的“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运动全面展开。与此相呼应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改造运动,以及包括对知识阶层西化派代表胡适的政治学术思想全面清算和批判在内的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也就是说,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思想改造,从“三反”、“五反”到反右派,从政治经济领域到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开展了一场全面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历史运动。
中国通过自下而上的民族革命彻底摆脱了不平等的国际经贸体系,与此同时,也作为亚洲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而遭受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和遏制。应当从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中国5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反资运动以及在这一运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浪潮的发源地是西欧市民-资产阶级社会,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社会通过东西方贸易和大西洋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通过对外扩张开辟了大片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西欧工业革命正是以这些海外殖民地及其超额利润为前提而启动和完成的。然而,刚刚摆脱不平等的国际经贸体系的中国,无论从主观意志还是客观条件来看,它的工业革命,包括资金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都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中国要走出自己的工业化新路,不可避免地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诸领域反对并超越西方资产阶级业已形成的各种传统,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根本原则--所谓“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原则。因此,也可以说,就在中国大规模实施现代化的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相反相承地经历了一个“非西方化”的过程。
2、超越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在20世纪中叶唯一可以效仿的范例就是苏联计划体制。苏联体制是一条快速实施赶超战略的有效途径。与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到运输业再到机器制造业不同,苏联体制恰好颠倒了这一过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相对忽视生活资料的生产。这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由于苏联是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因此,面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围困,即使仅仅为了生存,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苏联以国家统合从资金、技术到思想舆论等全部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它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包括国民经济结构失调和政治高压导致的社会创伤。因此从50年代后期,中国便开始摸索超越苏联计划体制的道路。如果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1956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是理论和政策领域的探索,那么50年代后期的鸣放运动、双百方针和大跃进则分别是政治生活、学术文艺和经济建设领域的社会实验。
由于党内党外的因素,这些实验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挫折。但是,中国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尝试并未止步,相反,这种探索在更深的层次上展开了。这就是50年代末期开始的反修正主义思潮。
3、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体制内,政治权力和经济剩余必须由全体成员共享。这是前述社会主义的生活-工作伦理得以形成并持续存在的前提。假如党群关系疏离,特别是出现少数人实际垄断政治权力和经济剩余的倾向,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逐渐被侵蚀和扭曲。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如果不能与劳动群众自下而上的首创精神形成辩证统一的话,计划体制也会逐渐压抑和取消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述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将导致劳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日益衰萎,革命的生活-工作伦理日趋瓦解。于是小至一个企业大到整个社会必然缺乏活力,由此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社会经济趋于停滞。实际上,这正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面临困境的基本原因之一。而这时出台的改革措施为重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工作热情,往往采取将工作业绩与小团体及个人利益相捆绑的方式,长期的结果必然使主人翁意识及革命伦理彻底让位于利益驱动原则。公有制企业由于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工作伦理的支撑,效益将进一步恶化。改革一旦陷入这一怪圈,就可能以全面私有化,即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占有方式的彻底解体而告结束。
毋庸讳言,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核心正是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可能发生异化的规律。而这一探索恰好是从反思苏联体制的经验教训为起点的。
在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我们不提“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毛泽东说:“前两个口号是斯大林的提法,有片面性,‘技术决定一切’--政治呢?‘干部决定一切’--群众呢?这里缺乏辩证法。”[11]
技术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它所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政治则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对象,因此毛泽东说:“政治家是搞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是搞群众路线的”。[12]由于任何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不可避免地要在人与人的关系框架中进行和展开,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重大影响,因此,任何一种技术都隐含有相应的政治含义。如果有人不承认“技术即政治”的命题,那么,这并不表明存在着纯粹的、与政治无关的技术,而只说明人们正在不自觉地被一种盲目的政治所左右。更进一步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准,国民经济的技术密度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片面强调技术因素必然忽视人的因素,特别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群众的因素,从而可能导致党群关系的疏离。“专家路线”从来是“一长制”的共生现象。由此,也必然从第一个口号过渡到第二个口号,即“干部决定一切”。于是群众重新沦为群氓,社会主义便成了少数人的事业。
在鸣放运动、双百方针和大跃进遭受不同程度挫折之后,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专门阅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做了大量批注和谈话。[13]教科书第23章讲到1936年苏联宪法时,论述了苏联劳动者享有的各种权利。毛泽东在相关文字旁批注道:“最大的权利是管理国家”,并发表议论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到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总之,人民自己必须管理上层建筑,不管理上层建筑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14]由于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因此,劳动者管理国家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民主权利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能够存在下去的根本保证。
不仅如此,毛泽东甚至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家奉为圭臬的计划体制提出深刻质疑。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群众积极参加完成和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斗争,这是加快共产主义社会建设速度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毛泽东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下了“不对头”三个字,并指出:“这里把群众的斗争只看作重要条件之一的说法,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
从50年代初期开始,伴随对全国范围内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场分别针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城市资产阶级的“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运动全面展开。与此相呼应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改造运动,以及包括对知识阶层西化派代表胡适的政治学术思想全面清算和批判在内的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也就是说,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思想改造,从“三反”、“五反”到反右派,从政治经济领域到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开展了一场全面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历史运动。
中国通过自下而上的民族革命彻底摆脱了不平等的国际经贸体系,与此同时,也作为亚洲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而遭受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和遏制。应当从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中国5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反资运动以及在这一运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浪潮的发源地是西欧市民-资产阶级社会,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社会通过东西方贸易和大西洋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通过对外扩张开辟了大片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西欧工业革命正是以这些海外殖民地及其超额利润为前提而启动和完成的。然而,刚刚摆脱不平等的国际经贸体系的中国,无论从主观意志还是客观条件来看,它的工业革命,包括资金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都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中国要走出自己的工业化新路,不可避免地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诸领域反对并超越西方资产阶级业已形成的各种传统,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根本原则--所谓“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原则。因此,也可以说,就在中国大规模实施现代化的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相反相承地经历了一个“非西方化”的过程。
2、超越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在20世纪中叶唯一可以效仿的范例就是苏联计划体制。苏联体制是一条快速实施赶超战略的有效途径。与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到运输业再到机器制造业不同,苏联体制恰好颠倒了这一过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相对忽视生活资料的生产。这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由于苏联是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因此,面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围困,即使仅仅为了生存,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苏联以国家统合从资金、技术到思想舆论等全部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它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包括国民经济结构失调和政治高压导致的社会创伤。因此从50年代后期,中国便开始摸索超越苏联计划体制的道路。如果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1956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是理论和政策领域的探索,那么50年代后期的鸣放运动、双百方针和大跃进则分别是政治生活、学术文艺和经济建设领域的社会实验。
由于党内党外的因素,这些实验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挫折。但是,中国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尝试并未止步,相反,这种探索在更深的层次上展开了。这就是50年代末期开始的反修正主义思潮。
3、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体制内,政治权力和经济剩余必须由全体成员共享。这是前述社会主义的生活-工作伦理得以形成并持续存在的前提。假如党群关系疏离,特别是出现少数人实际垄断政治权力和经济剩余的倾向,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逐渐被侵蚀和扭曲。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如果不能与劳动群众自下而上的首创精神形成辩证统一的话,计划体制也会逐渐压抑和取消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述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将导致劳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日益衰萎,革命的生活-工作伦理日趋瓦解。于是小至一个企业大到整个社会必然缺乏活力,由此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社会经济趋于停滞。实际上,这正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面临困境的基本原因之一。而这时出台的改革措施为重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工作热情,往往采取将工作业绩与小团体及个人利益相捆绑的方式,长期的结果必然使主人翁意识及革命伦理彻底让位于利益驱动原则。公有制企业由于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工作伦理的支撑,效益将进一步恶化。改革一旦陷入这一怪圈,就可能以全面私有化,即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占有方式的彻底解体而告结束。
毋庸讳言,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核心正是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可能发生异化的规律。而这一探索恰好是从反思苏联体制的经验教训为起点的。
在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我们不提“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毛泽东说:“前两个口号是斯大林的提法,有片面性,‘技术决定一切’--政治呢?‘干部决定一切’--群众呢?这里缺乏辩证法。”[11]
技术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它所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政治则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对象,因此毛泽东说:“政治家是搞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是搞群众路线的”。[12]由于任何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不可避免地要在人与人的关系框架中进行和展开,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重大影响,因此,任何一种技术都隐含有相应的政治含义。如果有人不承认“技术即政治”的命题,那么,这并不表明存在着纯粹的、与政治无关的技术,而只说明人们正在不自觉地被一种盲目的政治所左右。更进一步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准,国民经济的技术密度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片面强调技术因素必然忽视人的因素,特别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群众的因素,从而可能导致党群关系的疏离。“专家路线”从来是“一长制”的共生现象。由此,也必然从第一个口号过渡到第二个口号,即“干部决定一切”。于是群众重新沦为群氓,社会主义便成了少数人的事业。
在鸣放运动、双百方针和大跃进遭受不同程度挫折之后,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专门阅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做了大量批注和谈话。[13]教科书第23章讲到1936年苏联宪法时,论述了苏联劳动者享有的各种权利。毛泽东在相关文字旁批注道:“最大的权利是管理国家”,并发表议论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到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总之,人民自己必须管理上层建筑,不管理上层建筑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14]由于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因此,劳动者管理国家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民主权利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能够存在下去的根本保证。
不仅如此,毛泽东甚至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家奉为圭臬的计划体制提出深刻质疑。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群众积极参加完成和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斗争,这是加快共产主义社会建设速度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毛泽东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下了“不对头”三个字,并指出:“这里把群众的斗争只看作重要条件之一的说法,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
上一篇: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下一篇:资本主义与混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