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岸文化交流开启了两岸交流的先河,在打破两岸隔离方面起到先锋作用,澄清事实,减少误解,在增进相互了解与感情方面起到较大作用,从而促进了两岸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发展,并影响了两岸文化背景的互动。台湾当局从「中国文化中心在台北」的文化复辟主义,转向台湾文化的「本土化」政策和「文化台独」政策的文化分裂主义。大陆方面则始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两岸各项交流,遏制台独分裂主义,以期增进相互了解、融汇感情,使两岸关系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的道路,并在策略上更趋灵活。
关键词:两岸文化交流、文化复辟主义、文化分裂主义
壹、文化交流的范围和内涵
两岸交流一般划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部分。按照这个划分,这里的文化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范围,还要包括教育、科学、卫生、体育、出版、新闻等较为宽广的领域,即我们通常称为「大文化」的范围。
但就文化的学术定义而言,这里的「大文化」只能是「狭义文化」,或者主要是「狭义文化」,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而「广义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定义还有如下论述: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以巨大影响」。这里将文化和政治与经济关系讲清楚了,也可以用于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之中。
文化的定义还强调,「文化是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还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多样性」。这种文化的属性的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我们在两岸交流中重视文化交流作法的根据是:文化交流不如政治交流那么敏感,也不如经济交流那么重利。在文化交流中可以更多地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中性」主题,包括双方都赞同或不赞同但可容忍的内容,因而文化交流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此外,两岸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化,而远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多姿多彩,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更何况交流的过程也是继承、充实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贰、文化交流首先打开了两岸隔离的屏障,开启了两岸交流的先河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军事对峙和人为隔离的状态,使本来就是一个国家的两岸人民不能往来和交流。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无法割舍的思念与牵挂。在隔离后的相当长时间,两岸民众只能局限于从行政当局过滤的有限消息中获知对岸的情况,当然很不满足。而且隔离的时间延续并不能消除彼此的牵挂,还会增长这种牵挂,并蕴育着寻找适当的时机和方法,去突破这种隔离,争取实现正常的往来和交流。终于在两岸隔离长达30年以后的1970年代末期,海峡两岸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预示着这种长期隔离的状态可能有所改变。
中国大陆方面,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打破了闭关锁国或者叫做对外一边倒的状况,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在国际上,1979年底,美国基于全球战略利益需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与台湾当局「断交」,直接将美中关系置于美台关系之上。紧接着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再次表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倡议两岸尽早结束对峙状态,实现「三通」和开放各种交流。
在台湾方面,面对着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大陆和平统一的呼吁,海内外中国人与海外华人殷切希望台湾问题早日和平解决,海峡两岸不应该再继续对峙和隔离的强烈呼声,特别是台湾岛内知识界和民众中间出现的「思乡热」、「思亲热」和「寻根热」的浪潮,台湾当局虽然继续公开坚持对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但在私下也设法探讨两岸接触和交流的途径与方法。
在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路线后,大陆知识界和民众出国门机会有较大增加,在外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其它地方,大陆人员经常碰见台湾同胞,由于同文同种,又是同行,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彼此都很关注对方,但碍于当时政治条件,彼此都很拘束。随着这处机会的增加,这种拘束也就逐步转变为不很拘束和自然,从偶然交谈逐步演变成主动约见和安排再次碰面的机会,以求较为深入的交流。
与上述情况同时发生的是,一些在国外学有所成的台湾知识分子,已经取得外国国籍,他们应所在外国学术机构的派遣到大陆访问,通过讲学、座谈、考察和参观,既了解到大陆的情况,也向大陆介绍了台湾情况,而他们与台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必然地将大陆访问情况转回台湾。特别是其中一些有心人士,当时往来于两岸之间,起着穿针引线和沟通信息的桥梁作用。
对于处于隔离状态的两岸当局和民众来说,这些人的桥梁作用是很宝贵的,也促进了两岸当局采取试探性的两岸交流活动。
据我了解,首先开始业经两岸最高行政当局批准的两岸文化交流是1982年4月8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七十年后的回顾国际讨论会」。这个名义上由「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办的学术会议,事实上是经过美籍华人学者在海峡两岸之间多次串联后所促成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峡两岸的重要学者,大陆方面由时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后来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任团长,台湾方面由当时担任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后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秦孝仪先生任领队。在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会议的成功得到了两岸知识界和民众以及海外华人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两岸行政当局的首肯。因而,这次会议开创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先河,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类似会议的召开,对于打破两岸隔离状态,是有贡献的。
如果说学术交流是需要做出事先安排的,而文学和艺术方面的传播则是很难限制的。实际上,台湾的校园歌曲、通俗音乐较早就在大陆民众中传播而风靡一时;而大陆的文学作品和其它文化成果也时而出现在台湾报刊杂志上。这种不叫交流的交流早就存在,只是在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中期发展得较为公开和较具规模,也可以看作是打破隔离前的松动气氛。
1986年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方案。第二天即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自1987年11月2日起,允许台湾居民可经第三地赴大陆探亲的决定。在这以后,大陆有关部门发表谈话,表示欢迎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保证来去自由,尽力提供方便和照顾,并于1987年10月16日,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公布有关接待办法。
上述决定使大批台湾民众得以实现多年的宿愿,纷纷到大陆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商谈经贸和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台湾文化人士和有关人员赴大陆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在大陆的大学校园、科研机构、文艺和体育团体和出版机构等文化单位,经常可以看到台湾同行的团组来访与座谈,两岸学术研讨会也开始举办,台湾文化团体也到大陆公开演出。
经过一段单项交流后,1991年台湾当局作出了开放大陆专业人士赴台湾访问的决定,两岸交流,包括文化交流则开始由单向转为双向,两岸文化交流也就走上更快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从1949年开始的两岸军事对峙和人为隔离,在持续了三十多年以后,从1982年,即隔离33年后,才有了试探性的民间接触和文化交流(准确地讲是学术交流),1987年,即38年以后才宣布开放台湾民众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