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与世纪之争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提要:作为国共内战和东西方冷战的历史遗产,两岸之间的基本格局是“分裂分治而不对等”。基於不同的立场和对这种格局的不同利用,两岸之间的深刻政治分歧短时间内很难化解。由此产生的冷战对峙,在世界各大国之间业已拉开序幕的世纪之争和目前业已悄然浮现的中(共)、俄联手,以西拒北约、东扼日本、南压台海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背景下,很可能导致“由外国人出飞机、飞弹,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悲惨结局。针对这种潜在的危机,本文从战略、策略、方针和措施诸方面著眼,提出了旨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两岸共存共荣,以致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由两岸人民共享中国主权的四条建议。

    今年三月台湾举行大选前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达到了五十年代末期以来空前未有的程度。同时,因美国向台海派遣了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也造成了一九六二年古巴危机以後核大国之间极为罕见的一次严重军事对抗。可是没想到,危机刚过,关於台海已“雨过天青”的议论便不绝於耳;亦有不少人,竟然指望李登辉的一篇就职演说,使两岸关系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固然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台海局势的高度关切和对两岸和平的殷切期望,不过依笔者之见,我们与其环绕雨过天青这种不无象征主义色彩的政治话语兜圈子,我们与其将两岸关系的缓和寄望於某位领导人在政治上的神来之笔,倒不如把自己探究的目光投向後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两岸关系的历史沿革,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关系的叠荡起伏。我以为,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有可能从历史的纵深体认出两岸关系的症结,并以现实宏观的视野尽可能全面地看清楚制约两岸关系之现实走向和未来趋势的诸多因素,由此为相关对策的制定提供一种可靠的框架。

    (一)台海危机——亚太地区“世纪之争”的开场锣鼓

    如上所说,分析两岸关系问题须关注其国际背景的变迁。然而仅就笔者之所见,在近几年的有关研究著作中,论者在谈到两岸关系的国际环境时,通常强调的主要是“冷战的结束”,而对於後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却似乎有所疏失。其间有两大颇具轰动效应的“事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中国之现实国际地位的全面认知和客观判断:其一,是六四悲剧发生後,西方各国对北京当局所实行的经济制裁和政治抵制;其二,是近年来“围堵中国”的舆论突然在英美雀声四起。由此给许多人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由於苏联的解体,美国至少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主导世界格局的唯一力量,因此,坚持原有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中共似乎从此势必将在国际社会陷於越来越困难的境地。这样的观点和舆论,若不能说已然完全主导了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两岸关系及其国际背景问题的观察和应对,起码也可以说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实,这种观点仅仅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须知,差不多就在冷战结束的同时,世界各强权之间为争夺下一世纪之主导权的斗争便开始了;其间便伴随着各国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和整个国际格局进行重组的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两岸关系的国际背景当然不会、也不可能永远冻结於八九年六四和九零年上半年那种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行将到来的这场世纪之争,虽然以经济为其基本内容,但它却是无情地以战争方式拉开序幕的。这表明,“世纪之争”这场大戏正在迅速地被搬上历史舞台。这种态势给两岸关系的国际背景平添了极为复杂和极为险恶的因素!去年六月李登辉访美之後,台海风云突变,形势一天紧过一天,直至酿成了今年三月的危机,其深刻的国际根源就在於此。现在回头追溯起来,这还要从一九九一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说起。

    海湾战争可以看成是“世纪之争”的第一场序幕。在那场战争中,美国在日本出钱和西欧诸国出兵协助的配合下,摧毁了中东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伊拉克的基本军事力量,但显然是有意留下了海山政权,由此便得以在中东站稳脚跟,从而也就为自己强占了一个对未来的世纪之争具有极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的战略据点。对於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日本和西欧想必是了然於心,但是出於共同的利益,加之这些国家自身的力量有限,至少在眼下,它们仍然不得不依附於美国。当初美国的得逞,自然也与高尚的人道主义的理想主义者——戈尔巴乔夫的幼稚和轻信不无关系,但同时也是由於美国利用了当时正在国际上“身处逆境”的北京与西方缓和关系的迫切愿望。虽然人们并不清楚,当初美、日和西欧以甚么样的条件换得了北京在联合国就出兵中东问题所投下的弃权票,但确然无误的是,西方国家对北京的经济制裁,正是从海湾战争前後开始放松的。由此可见,美苏冷战的结束,固然削弱了北京作为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伙伴的份量,但同时也为北京在联合国安理会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北京国际地位的相对提升,即加重了北京在後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与别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然而问题还不止於此。因为一方面,那场战争的辉煌胜利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野心,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欧洲力主北约东进。这表明,在苏联解体以後,美国非但无意退出欧洲,反而要乘机在後冷战时期乃至下一世纪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以便建立自己的唯一世界霸主的地位。这不仅引起了俄国的强烈反弹,同时也不可能不引起北京的高度警惕。联想到美日安全体系依然存在,美国政府在布希执政时期又突破了自七十年代与北京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惯例,批准向台湾出售大批先进战机,这便使北京对美国的太平洋战略、特别是其对台湾的战略意图,几乎很难不深存疑惧。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就在美国的野心极度膨胀的同时,北京不仅在国际地位上相对提升,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也迅速发展起来。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陆已经改变了毛时代在所谓反帝反修方针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工业格局,其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东南沿海一带;而且,开发海洋也逐步提到大陆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上,并在相当程度上逐步上升为与整个中国大陆在下一世纪的生存和发展命运攸关的迫切任务。这两个方面,都必然要求中国大陆的国防战略重心迅速地实现从西北向东南、从陆地向海洋的转移;而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战略意义,由此也空前地突显出来。这一切,恰好与北京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意图的深刻疑惧形成了尖锐的对立。照我看,这才是中共对李登辉访美作出强烈反应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今年三月的台海危机也极为明显地预示出,两岸关系纠集了太平洋周边各大国之间战略利益的冲突。也因之,美国、日本和俄国对台海争端介入的方式和程度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卷进来了!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今年三月的台海危机,实质是继续海湾战争之後,“世纪之争”在亚太地区的一次预演。

    初看起来,在这次预演中,扮演主角的是两岸的中国人,美国似乎是被台湾“ 拉下水”的。是的,如果仅仅从战术的层面来看,这乃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如果从战略的角度来观察,则扮演主角的无疑是中国大陆和美国,其次是日本和俄国。这当然绝不是说,台湾在行将到来的世纪之争中只能处於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恰恰相反。如果把中国大陆看作亚太地区世纪之争的一方,而把美国和日本暂时看作另外一方,则台湾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便有点像楚汉相争中的齐王韩信,其“归汉”还是“归楚”,对最终的结局会起某种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战略上根本不存在台湾是否把美国拉下水的问题。值得两岸中国人警惕的是,出於自身的战略需要,现在首先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将来则有可能首先是日本,其次是美国,几乎不可能不想方设法拉台湾“下水”;而尽力维持和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