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接受心理效应及其启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心理效应的启示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心理发生机制的探讨,目的在于反馈给教育者,以调节教育教学,获得更佳的效果。其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起接受主体的注意。从上述模型中可知,注意是接受的第一步,因此,教育要实现其预期目标,首先必须使教育信息引起接受主体的注意。第一,用教育信息刺激接受主体以引起其无意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接受主体在同一时间的内心活动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个别或少数对象上,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而言,针对具体的感知定式给以特定的信息刺激,从而引起无意注意,显得尤为关键。第二,无意注意的累积将会影响接受。这是因为,一方面,无意注意将累积成为无意记忆,也就造成接受主体对教育信息的无意接受和无意强化。另一方面,无意注意可能转化为有意注意及理解,也就促使接受主体形成对信仰教育信息的有意接受与有意强化。而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的前提是教育作品的“优秀”(包括教育内容、信息结构、传输方式等方面),且有意注意的记忆保持效率胜过无意注意,则是心理学早就揭示的规律。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的接受和强化,均在主体的接受心理上产“羽毛效应”,并影响他的情感、意志及行为倾向。接受主体获得的众多的点滴信息,经过汇总,就会变为观点、判断、立场或结论。在将它们储存到各自的记忆“狭缝”中后,就可以随时调出,并影响与之相关的行为。这种心理历程更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的“羽毛效应”发生与累积的重要性。正因为这种积淀,也就使教育功能呈现出潜在性和迟滞性。

  (二)促发接受主体的感知效应。感知效应的发生,在于教育信息的传输能有效地刺激接受主体特定的心理结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能杏针对接受主体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定位”。正确强调并深入挖掘基于接受主体角度的定位,将“接受主体请注意”转换到“请注意接受主体”的新视角。这种“新定位”既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信息众多的现状,又考虑了接受主体的兴趣、情感等有关心理因素,提出“重新定位”以适应时空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定位”最重要的无非是两点:一是“需要定位”,从“满足需要”着手。“需要”包括个人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二是“调整定位”,即“寻找新的焦点,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如此一来,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引发的“羽毛效应”显然会效率大增。

  (三)激活接受主体的思维,引发接受主体的联想。教育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也就是使接受主体掌握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掌握这种方法,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主要包括:激发接受主体思考和提出问题,激活接受主体联想更多的问题,激励接受主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因为,第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环节,激发接受主体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传导者能够提出引发问题的问题。第二,联想是思维品质中的重要内容,同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激活联想更多的问题,有利于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接受中介要及时地对接受主体联想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概括,并予以鼓励和肯定,提升接受主体联想的积极性。

  (四)不断唤醒接受主体的记忆。根据遗忘规律,降低接受主体对教育信息的遗忘程度,更多地保留对教育信息的记忆,培养其对教育信息的熟知度和认同感,就成为教育者面临的难题。其解决的途径是,通过教育信息传播,不断引发“羽毛效应”,既唤醒原有的记忆,同时又引导其运用情感,培养其意志以强化记忆。而在操作中,就要有具体对策。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倡导新旧教育信息之间有着延续性的“续集性教育”。究其实质,这种“续集性教育”,正是建立在接受主体的心理倾向对于熟知事物的认同、又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刺激的基础之上。其引发的“羽毛效应”则不仅加强了接受主体对教育信息的记忆,而且累加了接受主体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度。当然,这种“续集性教育”并不仅是一种如电视剧情节延续的模式,而是在内容、教育主题语、教育风格延续一致前提下的多元化的创新。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心理效应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要充分了解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效,还需要更多的同仁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探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