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小论文精选(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15

  突出需求在高校构建竞争优势中的地位,并使之融入高校文化,才会使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方的态度和行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管理系统中产生真正效能,管理环节中的每一要素才会积极维护与就业目标群的关系,从而自觉地控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事实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也只有在感受到这种关系以及从中可能获得所需的人才时,才会积极主动地与高校对话,才会向高校提供直接、有效的信息。因此,高校要将需求导向作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建设的重点。为此,下列观念的确立与强化是必要的。

  第一,确立“高校应满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的所需所求”以及“向人才需求方学习”的观念。如今,具有活力的新兴岗位、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用人方在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上岗培训的同时,其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具有个性化,他们希望同高校一道,参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设计与输送,高校对社会需求的能力管理也恰好适应了这一社会要求。

  第二,树立“向人才需求方提供最优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观念。高校法学院系众多,师资、培养经验、培养条件差异各有千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最终适销对路,并非仅仅依赖高校是否位在“211”“985”之列,而是取决于该高校是否理解了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的真正需求并在满足该需求中使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能结构、思维理念最优化。

  (二)增进人才需求方对高校的信任,扩大知识产权人才的就业目标群

  一定范围的就业目标群是高校所确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就业主阵地,究竟是针对知名合资企业、央企等“高大上”的公司还是针对普通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企业,每个高校的目标指向并不相同。不过,相同的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就业目标群对高校及其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认知、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吸纳意愿。对此,高校提高对就业目标群的定位能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的应对能力是必要的。一方面,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培养方向应有清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地域、办学实力、品牌影响度、人才产品美誉度、人才产品的质量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对应目标群。随着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和需求市场信息的有效掌控,高校还应继续扩大目标群。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捕捉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不间断地评估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对目标市场的适应性,及时调整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赢取人才需求方的信赖。

  高校与就业目标群之间的信任程度决定了人才需求方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信息的反馈是否具有主动性,由此决定了高校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获得人才使用感受、人才需求期待的难易程度及接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成功可能性。高校可借助于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高成长性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畅通与人才需求方的反馈渠道等建立和增进人才需求方的信任,扩大和巩固既定的就业目标群。

  (三)创建能够推进人才需求对话的稳定平台

  要想广泛获取来自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方的信息并使之转化为人才创新中的有机要素,高校应建立起与需求方双向沟通的便捷渠道,以需求信息的充分性、效能化为中心,发挥各种交流渠道的组合优势,适应就业目标群的交流习惯和释放需求的要求。为顺应人才需求方参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还须重组校内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管理流程,增加高校人才培养流程的柔性,以适应由人才需求方参与的个性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产品的培养和输出。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德国古典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如此评说教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此番议论真切道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真谛,即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进行精神指引和心灵滋养,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类自身稳定的人格、气质及修养。因此,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文精神,至少应该涵盖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原因,国内不少高校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品级方面的各种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对地方高校集体转型的时代呼声,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同样刻不容缓。为改善当前人文教育的窘况,只有找准症结,方能对症下药。

  一、运用SWAT分析法对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评估

  (一)优势分析

  1.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步稳定。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不少同类高校都会设置如《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实用性强文化课程。部分高校也会开设《大学语文》一类的重素质培养的课程。此外,例如文史哲、艺术、心理方面的选修课程此类高校也会有针对性地开设。因此,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轨发展,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已形成一定体系。

  2. 文化素质课程的实施比较容易。一般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人文素质课程相对较少,然而不少在校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呼声诉求也很高;再加上开设此类课程的简便性与可操作性,因此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实施总体比较容易。

  (二)劣势分析

  1.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学校的重视和扶持,因此各院系选择开设此类课程呈现出随意化倾向;另外选修课程的开设则往往取决教师的个人专业取向,因人设课,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论证与长远的规划,更没有制度保证。这种状况造成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空有课程,鲜有特色;空有内容,罕有思想;注重结果,难有效果。

  2. 教学水平有限,且参差不齐。人文素质教育成功与否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就存在问题。教师主体存在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等差距。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大部分教师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触及学生的心灵。而教授方式上的问题则突出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传授轻生活渗透,说教气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也不够先进等方面。

  3. 考核方式不够合理。多数文化素质课程的考试方式以考查为主,学生重视度不够,也很难反映出真实水平;而传统的考试方式也有不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考生考前突击、考后即忘,考试意义不大。

  (三)机会分析

  1. 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进入本世纪以来,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界受到的重视日益加强,“通识教育”改革热潮以及相关的课程体系调整逐渐在众多本科高校蔓延开来。特别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时代主旋律和教育界共识。教育部在今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其中特别谈到应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阶段应做到“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份《纲要》也可见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心。

  2. 教育工作者认识的提高。权威教育家及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已着手进行了大量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重视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趋势。天津南开大学在今年六月举办了“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无论是见诸报章的学者论述,还是论坛上高校工作者的积极倡言,不少学者针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做出了解读与反思。学者们从教师队伍文化修养的提升、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激活、专业学科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从文化视角审视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这些角度将成为当前普及、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研究方向与视域。

  3. 学生的诉求日益强烈。很多理工科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匮乏,学生的此类课程的需求逐年增长。不少学生呼吁多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以提高自身修养,可见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威胁分析

  1.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应用型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发展方向上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和社会对此类大学生的素养和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应当把塑造灵魂、陶冶心灵、规范行为、完善品格融入到课程建设当中去。

  2. 文化素质教育日渐边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学科地位在学校不受重视,课程萎缩、课时减少,没有学校的引导、重视,部分学生也认为此类课程可有可无。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授课质量得不到提升,从而陷入课时越来越少、教学质量反而没有起色的恶性循环当中。

  二、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位导向,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 确立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校领导在充分健全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引下,应给与人文素质课程充分的重视,首先即设置此类课程的核心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改变此类课程之前可有可无的状况。为使学生有更健全的心智与品格,同时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思维能力,设置5―6门核心课程,例如《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演讲与沟通》、《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等课程,总计10―12学分,学生需取得其中的6各学分。同时学校各院系根据学校提出的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自主确定本系需修读的课程。

  2.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志向自由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的开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课程需经过严格论证以后方可开设。为避免因人设课,低效课堂等状况,选修课程的开设前应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同时任课教师授课前需经过试讲等程序的严格考核方能上讲台,保证课堂效果。第二,选修课程应进行整合。不少高校选修课程随意开设,从而导致课程重合、毫无科学性可言,因此选修课进行整合势不可缓。选修课程基本可确立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三类,基本课程设立以后需长期坚持,形成品牌与特色。另外,承担课程的教师也应利用时机在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状况调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整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