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前理解资料(1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件:‘意义是由先有、先见和先定概念所构造,它形成了可用于任何方案的视界,据此,某物才能被理解为某物’。因此,解释的领域同理解的领域一样大。包括了情境所有的意义问题。”
    如果说前面分析的是前理解概念中包含着的历史、传统、意识的话,判断与预期则是指理解发生之前,主体向着未来的筹划。主体想理解某个对象,他就必然是在完成一种筹划,其结果是某种最初的意义在对象中出现,而这种最初意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带着对某种特殊意义的期待去接触对象。“理解的经常任务就是作出正确的符合于事物的筹划,这种筹划作为筹划就是预期(Vorwegnahmen)”预期又将不断地随着理解结果与自身之间的差距而调整,直到与对象的意义完全达成一致。
    对象从来都是被我“作为……”来理解的。对象被看作另一个主体的发言,我们首先认为它是有所表达的。接着,主体给对象和自己的前见同时打上问号(加达默尔所说“悬置”),以便使凝结在前理解中的固定的理解力解放出来,重新摆布、排列这些敞开的知识,再凝成新的理解。
    在理解过程中,我们的预期赋予对象以视域。这种预期首先就是敞开的,我们接触本文,头脑中的潜台词是:它是什么?它是怎样的?即便我们相信它就是某某,也还是要问:它果真是某某吗?预期并不是完整印象,而是对于某种完整印象的探问。在探问中,所有的知识都被打上问号而敞开,随着交流的深入,它们或被打上逗号,或被打上叹号,或被打上引号,这些符号不断被调整,直到我们的理解力完成它的一次判断。
    
    即使是年代久远的作品人们对之阅读的深层动机中,都潜伏着自我理解的要求。每代人对历史一作品所产生的理解的愿望、兴趣、疑问、探求,都是最终从每代人对自身进行理解的要求中导引而出的,这种自我理解的要求中,不仅包括了人对过去作品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要求理解人自身。所以,人的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本文这一总谱的又一次演奏,而每一次演奏都有将历史与今天、历史与读者融合在一个瞬间,每一次演奏都奏出此一读者所理解和必然拥有的新的、当下时代的韵味和意义。
    
    这样,一个异在的文本变成了“为我”的。这些知识以新的情感,新的结构,新的逻辑,或是确证式地、或是创新式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一次交流完成了。交流的结果——作为印象,储存在我的意识中,成为下一次理解的前理解。
    当然,判断力在给对象打上符号时,对象不是完全封闭的,也不是完全敞开的,而是“半开半闭”的。闭是指它作为本文的自律,开是指它作为我的对象。作为本文,它是死的;作为我的对象时,它才又活起来。对象之所以能促进主体心灵的敞开,一方面是因为它与我有着某种基本的共通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主体把对象也看成是具有理解力的主体,把它看成是主体的发言。于是主体在与对象的交流中试探性地开发了自己。而我可以把一个对象看成是另一个主体,是因为我作为主体,自身具有无限的敞开的可能性。
    
    3.审美前理解
    
    艺术的理解与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历史的理解不管主体怎么对前见进行悬置,他所理解到的内容都是当下的,都是理解力理解到的。而艺术的理解并不以理解到的内容为目的,而是以理解的自由为目的,以主体境界的豁然开朗为目的。任何理解的结果都是有限的,有限的都是不自由的。只有在不自由之中看到贯穿其中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心灵的本质力量,体会到本质力量才是自由。心灵的本质力量类似于阿恩海姆所说的造成表现性的基础的力的结构。他指出,“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如果说历史的前理解中掺杂着大量的主体的主观的、轻率的因素,它更倾向于内容上的得到或排斥,那么审美前理解则更倾向于敞开自身的这种理解的能力结构。
    简单地说,历史的前理解与艺术的前理解并不是两种东西,而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当它面对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理解要求之后,才走上了历史理解与审美理解两条不同的路。审美前理解与历史前理解有着同样的结构与机制。它们一样是由传统、语言、符号、经验等等沉积而成;一样由能动的心灵根据现实环境的要求来决定突显哪一部分。不同的是艺术的前理解结构仿佛更加纯粹,它尽管也对对象提出要求,但这种要求只是形式的,而且主体从来不希望在形式中得到什么,因而不被对象所迷惑、束缚。同样的,主体也有情感期待,但这种期待却是清净的,主体不会随着情感的升起而迷失了自我。
    
    (1)审美预期
    
    在艺术前理解中,如果说存在着情感预期或意义预期,那么这种预期也是实现心灵自由的形式。英加登把审美初始阶段的预期定义为“原始情感”:“作为审美经验第一阶段的原始情感的典型性质……是内在的不安和不满足。它是原始情感,正因为从它的要素中发展出审美经验的下一个阶段,以及它的意向性关联物即审美对象的构成。”在审美的对象面前,主体不再企图理解什么或不再以理解为主,而是直接体会那生命的本真。前理解当中的接受、迎纳对象的能力不再把对象当成我的对象,而是直接在对象中看到了自己。所有的逻辑的、功利的理解此时都因为理解欲的停息、隐退而恢复平静。主体心灵的诗性内涵被对象感动、同化、共鸣而敞开。英加登把这一过程描述为:“作为原始情感的结果,我们注视的不是具有这些或那些性质的现实存在的事实,而是注视着这些性质本身,它们的格式塔,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对我来说,它们作为对象的确定性在一个实在对象中出现变成无关紧要的了。特别是具有对我们产生审美影响的性质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就象它在原始情感影响我们以前那样)还是只是一个幻觉,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仅仅这种性质的出现,就完全足以观照它们的特殊本质并从而产生原始审美情感。”我们不再想理解什么,理解便是感受,而自由却既在这种感受之中,又在这种感受之外。审美的理解是浑整的。由于对象的艺术特质,主体的当下判断首先摆脱功利意义。前理解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的点滴,都不再受意义判断的支配。它们不再形成流动的幻象,使主体的注意力从功利的思考中解脱出来。前理解中所蕴藏的能力与趋势有都不再功利性的预期,因而成为一切可能性的承载者。主体无需选择,无需判断。
    前理解中所直接蓄含的意义或潜在蓄含的意义,以澄明的、整体的样式呈现出来。思维并没有停止,情感也没有停止,但主体不局限于思维,不局限于情感,而是实现了静观。这些情感是由形式、预期而生的,但它们已不是能够左右主体的利害关系。而是成为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的生存状态的象征。“我所体验的情感也不是完全实在的,因为它是纯精神的,不起作用的。我体验这些情感就好像这些情感与我无关,而且可以这样说,好像不是我在体验它们,而是处在我这个位置上的一个人类的代表,一个被指派去体验典型情绪的无人称的我。这些典型的情绪很快平静下来,不留痕迹。”我为之折服、为之惊骇、为之站栗,但我的主体地位是平静的,安宁的。这时,审美实现了。
    所谓整体地展开,也不是不分主次、详略。而是在对象的引导之下,意向性地展开。比如,欣赏《拉奥孔》,《米洛的维纳斯》、《特里斯丹》、《蒙娜丽莎》。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世界,或悲壮、或安详、或秀美、或崇高,它们展现出这种情感特质,但并不把它们表达到极至,(极至有媚俗语之嫌,且往往不能引起艺术知觉,很多理论家对此有述)。而是以充分的暗示,让我们自己在理解中把这种情感特质填满,并安静地无利害地品味这种情感。前理解的活动是由对象的表情、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