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融之生平的一些研究(11)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2-14

最后,孔融做问多夸饰,也是形成其文章气势的原因,最为明显的《荐祢衡表》,他盛赞祢衡的才能,“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盛赞他的品德,“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经,疾恶如仇。”盛赞他的作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龙跃天衢,振羽云汉。扬声紫薇,垂光虹猊。“此文常被论者认为过誉吹捧,其实这只是写文章的手段,行文走笔充满激情所致,也是为了达到引人注目的目的。又如《上书荐谢该》:“体曾、史之淑性,兼商﹑偃之文学,博通髃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不惑,清白异行,敦悦道训。求之远近,少有畴匹。”夸饰的词语加以排比的句式,自然是洋洋洒洒,气度不凡。再如《卫尉张俭碑铭》:“君禀乾刚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介然特立,虽史鱼之厉操,叔向之正色,未足比焉。”这类夸张修饰的语言,在孔融的大多数文章都能找到痕迹,我们也可以处处感受孔融的“文气”所在。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而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致乎杂以嘲戏。”曹丕的这段话,褒贬兼具,似乎给孔融的文章定了性。除“体气高妙”外,“不能持论”也似乎得到广泛的认同。徐公持主编《魏晋文学史》:“曹丕肯定孔融‘体气高妙’,诚然。谓之理不胜辞,亦然。” 本文认为,谓之“体气高妙”,诚是;谓之“理不胜辞”不然。孔融“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主要表现在“杂以嘲戏”的文章中,而这类文章是孔融的戏谑之作,是一种政治上反对曹操的手段。而大量章表奏议则充分地体现孔融“善于持论”的特点。

考察孔融“杂以嘲戏”的作品,主要有《嘲曹公为子纳甄氏》、《嘲曹公讨乌桓书》、

《难曹公禁酒书》及《圣人优劣论》等。《嘲曹公为子纳甄氏》是讽刺曹操不干涉儿子曹丕纳甄氏的行为,《嘲曹公讨乌桓书》是讽刺曹操北征乌桓小题大做的行为,《难曹公禁酒书》揭穿曹操“惜谷”的本质,《圣人优劣论》则是从思想上打破儒家圣人的神圣形象,这些文章都是孔融政治上反对曹操的文学表现手段,或是与虚伪的世俗思想抗争的手段。后者不能代表孔融的真正思想(前文已论述),前者也不能代表孔融的真正文学。以《难曹公禁酒书》为例,孔融明知曹操颁布禁酒令,意在节约粮食,保证军队供给。因见曹操“雄诈渐著”,深为不满,故专和他捣乱。于是针对曹操“表制禁酒”之事,写了这封信,以侮慢之辞进行反驳、质问。全文“酒之为德久矣”为纲,列举大量史实,以证明酒的好处。文章处处引经据典,煞有介事,其实却是无稽荒谬之谈。如“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把尧建太平、孔称上圣和光武中兴的原因归于酒德,当然是“理不胜辞,不能持论。”这个道理难道孔融不懂吗?当然不是,他是故意讲歪理同曹操捣乱,发泄他心中不满。这是一种和孔融文学本性不符的异化的文学手段,不能代表孔融的文学特征。

能够真正体现孔融的文学特征的,是那些关心社稷、参与朝政的政论文章,这里孔融临问的态度是庄重严肃的。如《上书请准古王畿制》、《崇国防疏》、《马日磾不宜加礼》、《肉刑记》等,这些文章都是理正辞严,善于持论的。如《上书请准古王畿制》是孔融针对曹操欲复古九州一事而发的,他先以《诗经》“封畿千里,惟民所止”,找出经典依据,指出“天子之居,必以众大言之。”接着从反面举证,“秦兼天下,政不由旧”,以致“击柝不救”而灭亡。又正面叙述“圣汉因循,未之匡改,犹依古法”,明确提出应恢复与古九州制相对的古王畿制。又《马日磾不宜加礼》文,首先指出马日磾作为“髦节之使”、“曲媚奸臣”“奸以事君”的真实面目,后引用《春秋》典故:“昔国佐当晋军而不挠,宜僚临白刃而正色。”进而质问:“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胁为辞?”文章层层深入,有理有力,指出了马日磾作为“上公之尊”,有辱使命,有负圣恩。即使“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却“不宜加礼”。再如《论盛孝章书》中,从交友之道和好士求贤两方面来劝说曹操,希望他能营救盛孝章。从交友之道论,把曹操比做齐桓公,说明只有曹操能救盛孝章,也应该去救,如此则“友道可弘”,正义可伸。又从招贤纳士方面劝说曹操,曹操“匡复汉室”,“实须得贤”,救之则“珠玉无胫而自至”,反之则“士亦将高翔远引”。文章援引事实,陈明利害,态度诚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文章都发自作者肺腑,出于本心。理竣词切,持论严谨,真正代表了孔融散文的文学特征。

孔融不仅有气势雄豪,理竣词切的一面,还有宛曲深挚、精诚感人的一面,几篇书信体散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读来令人动容。如“世路隔塞,情问断绝,感怀增思”(《与王朗书》)。“览省未周,涕陨潸然”。(《与王朗书》)“但用离析,无缘会面,为愁叹耳。”(《与张紘书》)“谘仰靡所,叹息增怀”。 (《与邴原书》)“根矩根矩,可以来矣。”(《与邴原书》)孔融还有些教令文,尽显对儒学和人才的尊重,辞气温润。如“昔周人尊师,谓之‘尚父’,今可咸曰“郑君”,不得称名也。”(《告僚属教》)“原之贤也,吾已知之矣。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尧不能用,舜实举之,原可谓不患无位之士,以遗后贤,不亦可乎?”(《答王修教》)“志士邓子然告困,焉得爱釜庾之间,以伤烈士之心?今与豆三斛,后乏复言。”(《又教高密令》)《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曰:“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赏。”孔融的这类文章不多,且篇幅短小。文笔深置,辞气温雅,如几朵芬芳的小花,开放在孔融的遒丽的散文花园中。


(四) 文学价值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孔融所创,有慕伯喈。张、陈两问,辩给足采。”陈文已失未详,张文指孔融的《卫尉张俭碑铭》。“辩给”指对人物形容尽致。“足采”指语言的华丽与文才。刘勰认为,孔融创作吸收蔡邕的特点,碑文对人物形容尽致,语言华美很有文采。

蔡邕是汉末很有地位的作家。他的文章很多,既写散文,也作赋,并著汉史。蔡邕文章影响较大的是他为人所作的墓志。我国古代墓志体文由蔡邕而兴,奠定了基础。

蔡邕本为一代名士,受汉末评品人物风气的影响,蔡邕不但喜好而且擅长人物评品,这也是时人多请他作碑志的原因之一。蔡邕作碑志,惯用各种手段,广譬博喻,形容尽致,对碑主反复加以赞扬。如《汝南周巨胜碑》:“君应乾坤之淳灵,继命世之期运,玄懿清朗,贞厉精粹,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总六经之要,据《河》、《洛》之机,援天心以立钧,赞幽明以揆时。沉静微密,沦于无内,宽裕弘博,含乎无外。巨细洪纤,罔不总也。是以实繁于华,德盈乎誉。”碑文里,蔡邕从节操、品行、仁义、道德、学识、气质、度量等方面,极尽夸奖碑主。“乾坤”“命世”“天心”“幽明”等同义词反复运用,突出碑主应天知命。碑文多以四字句为主,时有偶句,体现出完全不同于两汉散文质朴拘密的特色。刘勰说“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文心雕龙•诔碑》)说的就是蔡邕的碑文的这种特点。

“孔融所创,有慕伯喈。”不但是指孔融所创的碑志。 更适合孔融所写的荐表和所有涉及人物评论。我们再读《荐祢衡表》,发现其与蔡邕碑文如出一辙。而孔融夸张、形容、比喻、反复,较之蔡文更多,更有一种飞动之势。在句法上,孔融明显受蔡邕影响,有造句好求整齐的倾向,好用整齐的短句或者句组(多为四字句),时有排比和骈偶句式。孔融从蔡邕碑文里吸取到其评议人物和表述方法,加之孔融在“天性气爽“上较蔡邕更胜一筹,语言华美又”野于班固而茂于蔡邕”, 因而其文章更显得气扬采飞,名动天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