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孔融与祢衡交往,开始与孔融出任北海相的时候。“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孔融四十岁为公元一九二年,时值孔融退守朱虚县。可能祢衡与孔融交游的时间不长,就徙往荆州避难。建安初,祢衡来游许下,孔融写下名篇《荐祢衡表》,又数次向曹操推荐。祢衡裸衣击鼓羞辱曹操之后,受到孔融责备。孔融仍然继续推荐祢衡,“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宴” 祢衡却“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 终于惹怒曹操,被曹操逐出许都,押往荆州。孔融和祢衡之间的交往,也随着祢衡离开许都,而后有很快被杀而终结。
由上可见,孔融与祢衡的真正交往,只在建安初很短的时间里,但却成为抛开身份地位,而一唯心灵和谐激赏的忘年交。后来孔融被杀,曹操宣布的五条罪名里,就有了两条与祢衡与关。其一,“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其二,“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孔融被杀在建安十三年(208),此时祢衡已死去整整十年,可见孔融与祢衡之间的亲密关系深入人心。
孔融与祢衡能结为亲密无间的友谊,源于他们之间的相互欣赏。这在孔融的《荐祢衡表》明显地体现出来。“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仇。”尽管由于推荐奏疏的性质,可能会有些夸张过誉,但孔融对于祢衡的欣赏和喜爱之情,却是显而易见的。祢衡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虽有不恭,但无疑他也是欣赏孔融的。孔融和祢衡更相赞扬“仲尼不死”,“颜回复生”,一对千古的往年交形象跃然纸上。
孔融和祢衡的相互欣赏,除了共同的学识和才思外,共同的性格特征,也使他们惺惺相惜。祢衡为人“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这是祢衡主要性格特征,和孔融颇有相似。尤其是祢衡藐视权贵、傲然不屈的态度,恰似孔融的傲骨铮铮。祢衡裸衣击鼓辱曹操之后,孔融虽然并不赞同。还是肯定“正平大雅”。 所以孔融和祢衡能够意气相投,推心置腹,以致跌荡放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子之于母,亦复奚为?”
孔融和祢衡个性相似,已多为人们注意。论者往往把孔融和祢衡归为一类人,甚至有人认为祢衡“可谓孔融的分身”, 这些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对于祢衡与孔融为人的不同,却常常为人所忽略了。这个问题其实值得重视,弄清楚他,就能证明孔融被曹操杀害的真正原因。孔融和祢衡其实是很不同的。祢衡与孔融的相似,更多象孔融年轻的时候。其实孔融后来发生变化了的。孔融之所以特别看重并包容祢衡,是从祢衡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孔融后期,割席功能已不在刚傲凸现,这既因为他寄托希望于曹操而收敛锋芒,也可能因为他看多了世事而灰心意冷。孔融的《临终诗》透出的丝丝悔意,可为他后期的个性收缩作下脚注。
通读祢衡全传,我们发现,祢衡是个很有性格缺陷的人。他要么不说话,只要他开口,不是尖酸刻薄,就是破口大骂(对孔融除外)。初到许都,他悔称许都名流陈群、司马朗为“屠沽儿”,即杀狗卖浆之流;曹操最著名的谋士荀彧有仪容,将军赵荡寇肚大,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监厨请客。”其意谓荀彧徒有其表,赵将军酒囊饭袋。祢衡被逐出许都,解往荆州,众人为之送行。衡后至,因众人坐卧不起。衡大哭。众问其故,衡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能不悲乎?”祢衡的破口大骂则更让人升厌,来许之初,曹操对他并不得罪,他裸衣辱操,得孔融疏通,曹操也没有见罪,还答应接见他,他却“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至黄祖处,因直面骂黄祖“死公”,黄祖本没想杀他,只是命人推出,“欲加箠”,可他却又“大骂”,黄祖遂令杀之。
祢衡年纪轻轻,他的泼天的仇恨和变态的自尊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从他的《鹦鹉赋》中,那些悲叹身世及摇尾乞怜的语句中,我们略可窥见他的深层的悲哀的心理。祢衡才是真正的不容于人,既不容于统治者,也不容于一般人。“恃才傲逸,臧否过差。见不如己者,不与语。人皆以是憎之。” “衡以交绝于刘表,智穷于黄祖,身死名灭,为天下笑者。” “祢衡不容于时,原因主要在于自身性格不能适应社会,他的英年被害,实为性格悲剧。” 这些评论,都证明了祢衡的性格缺陷,导致他自绝于世。
和骂倒一切的祢衡孔融首先有个很好的社交圈子。如果硬说孔融不容于统治者的话,那孔融至少拥有很和谐的朋友关系,他是许昌名士的中心人物,前文我们有过论述。时人评价孔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已。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这是与祢衡根本上就完全两样的。
至于说孔融不能容于统治者,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是汉末天下到处是乱臣贼子,与孔融的正统政治观念不相容,前面已经有论述。而且孔融到许都之后,性情也不似从前,面对当权者,他不再以硬碰硬的刚傲姿态出现,即使是在曹操“雄诈渐著”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在建安年间,孔融与曹操唯一一次正面交锋,是在救杨彪一事情上。除此之外,他反对曹操,多以“戏”的姿态出现。“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这是他后期言行的主要特色,有一些似在曹操面前耍弄小聪明的杨修,一直骂到死的祢衡完全不同。事实上,祢衡裸衣击鼓之后,受到孔融责备。“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 孔融认为祢衡做的太过,孔融不赞同祢衡一味刚傲莽撞,也可见证孔融后期性情改变。
总之,无论是处于什么原因,孔融后期性情已发生变化,由个性过度张扬到平和,由刚傲凸现到宛转嘲笑,始终不变的是他忠于汉室的政治态度。骂倒一切的祢衡终于因骂而死,忠于汉室的孔融因忠而亡。祢衡死于性格缺陷,孔融殉难政治立场,这是孔融和祢衡的本质不同。
五.孔融与文学
(一)。孔融的诗
孔融的诗歌流传下来只有七首,其中离合诗一首,杂诗二首,六言诗三首,临终诗一首。杂诗和六言诗是否是孔融作尚有争议。由于诗歌数量少,本文拟采取逐一分说然后总论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离合诗”全称为《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或《离合郡姓名诗》,以四言形式写成。全诗22句,离合字的偏旁以成诗,俗成离合诗,为孔融所首创,后世多有模仿。
“渔夫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寺施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忘。玫璇隐耀,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 谁谓路长?”
从全诗看,确系笔墨游戏。如头两句,“渔夫屈节,水潜匿方。”渔夫,水潜,匿方即“渔”字离去水,是为“鱼”字。接着两句,“与时进止,出寺施张。”“时”古写“峕”, “屮”即古体‘之’字。《说文》:“之,出也。”,故言“出行”。“ 峕”离去上面的“屮”为“日”字。四句合成“鲁”字。以下均此类推,离合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
由于全篇离合成诗,其艺术成就显然不高。除游戏的主体特征外,此诗的写作,也贯穿孔融爱用典籍的特点。这首诗引用的典籍包括《周易》、《论语》、《诗经》、《楚辞》、《战国策》、《史记》等,也就是说,孔融借以玩弄文字游戏的材料,全部来自古代典籍,由此引出本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化用或者直接引用成句比较多,如“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出《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好是正直”直接引用《诗经•小雅•小明》成句。“海外有截”引《诗经•商颂•长发》成句。“蛇龙之蛰”引《易•系辞下》成句。如此大量引用典籍成句入诗,还见于曹操之《短歌行》,“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用以抒情,表达对贤才思念之切、之深。而孔融则纯粹拆字游戏,二者艺术魅力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