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探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其次,重视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政治环境,制度建设就不可能成功。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制度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要重视政治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川",改革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要及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进行严格控制。邓小平后来说,我们能够顺利进行体制改革工作,是因为这几年我们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很难想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国家的制度建设能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的长期稳定为我国的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成为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三,制度内容建设。制度内容建设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制度建设实际上就是通过内容的调整和变革来适应制度目标和环境的变化。邓小平制度内容建设是一个体系,即宏观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主要分两个层次:首先,经济、政治和文化科教等中观层次的制度建设。经济制度建设思想主要是围绕三条线展开的。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建设:二是所有制的建设;三是分配制度的建设。其中,经济运行机制的建设是整个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建设都是围绕经济运行机制而展开的。

早在1979年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随后,随着实践的发展,他又提出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调节的思想。特别在南方谈话中,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清楚、精辟的论述,认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我国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开始形成;所有制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广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冲破了人民公社的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掀开了所有制改革的序幕。1984年,城市所有制改革启动以后,邓小平十分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应该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分配方式的改革,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展成为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济主体市场化,政府对经济管理间接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格局。

经济体制的改革迫切要求政治民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党和国家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意见。以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论述,其主要内容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理顺党政关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领导作风,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改革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关键,要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党和国家干部管理体制,“关键是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托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强化监督机制,巩固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制等基本制度。

关于科技教育体制,邓小平认为:要权力下放,统分结合。要从科教体系和制度上理顺国家、地方、社会、学校等的关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改革领导制度。提倡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强调职责权利的统一,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建立与本行业特点相适应的相关制度。

其次,规章制度、法律等微观层次的制度建设。邓小平十分重视微观制度建设,指出要使社会主义走向完善,必须度、社会保障制度、生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制度作用,不能搞单项突进,厚此薄彼。比如。在法律制度方面,邓小平主张加快立法,完善立法,依法办事,并认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在微观经济制度方面,邓小平提出进行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制度,同时,要在价格、信贷、劳动工资制度以及财政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