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探析(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第三,促进了社会各系统初步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经济系统协调的发展与是社会各系统良性运行与发展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l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结构态势;产业结构不断协调,轻工业产值和农林牧鱼业的总产值比例不断上升;市场机制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政治系统得到很大发展。政治结构更加科学,政府职能进一步趋向规范、合理和高效,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中央和地方关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制度建设的深入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与之相配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我国经济、政治制度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顺应制度建设不断得以更新,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已经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

第四,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制度建设的最终成效,关键是看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255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有了极大改善。197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7.5%和67.7%,到2005年,分别是36.7%和45.5%;居民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1978年,我国城镇和乡村的人均住房面积5.85平方米,到200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提高到27.75平方米{居民文化程度提高。我国膏壮年文盲率从1982年的20.56%下降到2005年的4%左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到初中毕业: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表现在2005年全国居民汽车、通信、旅游、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消费支出不断扩大,仅电话用户就达到7.4亿户。

虽然,邓小平制度建设取得了非凡的绩效,但我国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由于新旧体制转轨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以及历史原因,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以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立足社会重大问题,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工作中心和执政方式,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