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关系的演变、影响与展望(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业为主,投资行业也由传统劳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二是两岸贸易在投资带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按照台湾统计,两岸贸易总额由1992年的108.2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583.7亿美元,增长近6倍;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由97亿美元增加到493.7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由11.3亿美元增加到90亿美元。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三是两岸经济关系呈现多元化发展,除贸易、投资关系外,两岸在农业、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两岸间接「三通」也取得一定进展。
贰、全球化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
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两岸至今仍处于间接、单向的基本格局,即:两岸仍未实现全面直航;大陆企业、机构无法进入台湾投资、设点,对台产品出口也受到诸多管制;台商赴大陆投资仍受到一定限制。尽管如此,两岸经济关系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其中,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扮演了主导力量。
一、国际产业分工与两岸经济关系
两岸经济关系由恢复到快速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冷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新的浪潮,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强化,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性规则或机制也趋于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和地区间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增强。尤其1978年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其充沛廉价的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迅速扩大的内需市场,越来越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进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及产业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国际产业分工尤其是电子产业分工的链条因此而大大延长。
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发展的结果。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则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根据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4[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May 1966,pp.190-207.]产品的成长过程可经历新产品时期、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三个阶段。一旦进入标准化产品时期后,该产品便进入海外直接投资阶段,以直接供应当地市场或利用当地廉价生产因素降低生产成本。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5[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日本模式》(纽约:普雷格出版公司,1978年)。]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或本地区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自1960年代开始,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不断向外释出不具比较利益优势的产业,形成亚太地区的「雁行分工」模式。在这种「雁行分工」中,台湾等「四小龙」扮演着「雁尾」的角色,成为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海外的重要生产基地。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和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亚太地区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雁阵」队伍不断扩大,于是「四小龙」的传统产业又梯次向大陆等地区快速转移,自己则通过产业升级,发展新的具有比较利益优势的电子等新兴产业。而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即是与台湾传统产业向大陆的快速转移相伴而生的。
1990年代中期后,随着计算机低价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电子产品摩尔定律(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的作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的「雁行分工」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多数IT跨国公司开始改变过去以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序列进行投资,而是纷纷采取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模式,从研发、制造、组装、运输、存货管理、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的整合,将生产尽量推近市场,避免IT产品因运输周期或存储过剩,造成价值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而降低。供应链管理在1980年代末提出,目前已有超过80%的国际跨国公司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第一选择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用的专业化投资模式,使世界各地许多分散的制造业及销售厂商通过跨国公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全球供应链。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跨国公司对下游代工制造商(OEM/ODM )的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供货商要尽可能降低成本,生产地点也要尽可能接近市场以缩短交货时间和降低库存。大陆市场的迅速扩大,使其成为国际电子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和布局的重要目标。在跨国公司的要求下,作为其产品供货商的台湾新兴电子产业,在其产品尚未进入成熟期时,便开始加快赴大陆投资,并成为1990年代中期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力。
这种新的国际分工趋势,使两岸产业分工关系不断深化,并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信息电子产业领域,台湾通过将下游的生产与组装阶段移至大陆,自己开始充当关键零组件的生产乃至初步的研发与创新角色,从而使两岸信息电子产业在生产制造领域的优势不断强化。这种分工打破了美、日等跨国公司的整合生产模式(IDM ),迫使其加快将中上游的核心零组件和关键技术不断向两岸转移,而自己则更专注于品牌开发、研发创新与标准的制定。这种生产上的分工也最终体现在贸易领域,即台湾不再承担最终产品的输出角色,而是转而扮演中间产品的中介者,并将最终产品输出者的角色转移至大陆。过去日本进口-台湾生产-出口欧美的三角贸易关系,转变为日本进口-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欧美的四角贸易关系。自90年代后,台湾对美国的出超逐年减少,反之大陆对美国的出超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的消长关系相当程度上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所产生的出口转移影响的结果。
二、产业转移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深刻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在两岸间的产业转移,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生在两岸间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以台商赴大陆投资来体现的。台商赴大陆投资拉动了两岸贸易的快速增长,并进而带动了两岸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
按照投资与贸易的有关理论,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大体包括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效应,即通过在当地投资拓展当地市场,从而代替对当地的出口;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效应,即:投资厂商通过中间产品的回购带动母公司所在地向投资地的出口,同时其产品的回销又带动了母公司所在地由投资地的进口。从投资与贸易的替代效应看,台商赴大陆投资对两岸贸易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尤其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力是传统的加工出口产业,其所生产的产品大都由大陆出口至第三地,因此其对岛内同类产品出口大陆的替代效应并不大。而台商大陆投资对贸易的拉动效果则十分明显,这种拉动一是体现在台商向岛内回购中间产品形成的拉动台湾对大陆出口效果;二是体现在台商产品回销对大陆出口台湾的拉动效果。从实证分析看,1990年代以来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增长趋势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请见图1)。
贰、全球化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
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两岸至今仍处于间接、单向的基本格局,即:两岸仍未实现全面直航;大陆企业、机构无法进入台湾投资、设点,对台产品出口也受到诸多管制;台商赴大陆投资仍受到一定限制。尽管如此,两岸经济关系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其中,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扮演了主导力量。
一、国际产业分工与两岸经济关系
两岸经济关系由恢复到快速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冷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新的浪潮,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强化,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性规则或机制也趋于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和地区间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增强。尤其1978年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其充沛廉价的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迅速扩大的内需市场,越来越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进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及产业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国际产业分工尤其是电子产业分工的链条因此而大大延长。
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发展的结果。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则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根据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4[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May 1966,pp.190-207.]产品的成长过程可经历新产品时期、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三个阶段。一旦进入标准化产品时期后,该产品便进入海外直接投资阶段,以直接供应当地市场或利用当地廉价生产因素降低生产成本。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5[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日本模式》(纽约:普雷格出版公司,1978年)。]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或本地区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自1960年代开始,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不断向外释出不具比较利益优势的产业,形成亚太地区的「雁行分工」模式。在这种「雁行分工」中,台湾等「四小龙」扮演着「雁尾」的角色,成为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海外的重要生产基地。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和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亚太地区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雁阵」队伍不断扩大,于是「四小龙」的传统产业又梯次向大陆等地区快速转移,自己则通过产业升级,发展新的具有比较利益优势的电子等新兴产业。而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即是与台湾传统产业向大陆的快速转移相伴而生的。
1990年代中期后,随着计算机低价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电子产品摩尔定律(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的作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的「雁行分工」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多数IT跨国公司开始改变过去以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序列进行投资,而是纷纷采取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模式,从研发、制造、组装、运输、存货管理、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的整合,将生产尽量推近市场,避免IT产品因运输周期或存储过剩,造成价值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而降低。供应链管理在1980年代末提出,目前已有超过80%的国际跨国公司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第一选择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用的专业化投资模式,使世界各地许多分散的制造业及销售厂商通过跨国公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全球供应链。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跨国公司对下游代工制造商(OEM/ODM )的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供货商要尽可能降低成本,生产地点也要尽可能接近市场以缩短交货时间和降低库存。大陆市场的迅速扩大,使其成为国际电子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和布局的重要目标。在跨国公司的要求下,作为其产品供货商的台湾新兴电子产业,在其产品尚未进入成熟期时,便开始加快赴大陆投资,并成为1990年代中期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力。
这种新的国际分工趋势,使两岸产业分工关系不断深化,并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信息电子产业领域,台湾通过将下游的生产与组装阶段移至大陆,自己开始充当关键零组件的生产乃至初步的研发与创新角色,从而使两岸信息电子产业在生产制造领域的优势不断强化。这种分工打破了美、日等跨国公司的整合生产模式(IDM ),迫使其加快将中上游的核心零组件和关键技术不断向两岸转移,而自己则更专注于品牌开发、研发创新与标准的制定。这种生产上的分工也最终体现在贸易领域,即台湾不再承担最终产品的输出角色,而是转而扮演中间产品的中介者,并将最终产品输出者的角色转移至大陆。过去日本进口-台湾生产-出口欧美的三角贸易关系,转变为日本进口-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欧美的四角贸易关系。自90年代后,台湾对美国的出超逐年减少,反之大陆对美国的出超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的消长关系相当程度上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所产生的出口转移影响的结果。
二、产业转移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深刻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在两岸间的产业转移,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生在两岸间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以台商赴大陆投资来体现的。台商赴大陆投资拉动了两岸贸易的快速增长,并进而带动了两岸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
按照投资与贸易的有关理论,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大体包括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效应,即通过在当地投资拓展当地市场,从而代替对当地的出口;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效应,即:投资厂商通过中间产品的回购带动母公司所在地向投资地的出口,同时其产品的回销又带动了母公司所在地由投资地的进口。从投资与贸易的替代效应看,台商赴大陆投资对两岸贸易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尤其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力是传统的加工出口产业,其所生产的产品大都由大陆出口至第三地,因此其对岛内同类产品出口大陆的替代效应并不大。而台商大陆投资对贸易的拉动效果则十分明显,这种拉动一是体现在台商向岛内回购中间产品形成的拉动台湾对大陆出口效果;二是体现在台商产品回销对大陆出口台湾的拉动效果。从实证分析看,1990年代以来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增长趋势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请见图1)。
大陆台商在中间产品等领域向台湾的回购,是过去拉动两岸贸易特别是台湾对大陆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估计,在1993年时,台商共向岛内回购1466亿元新台币的机器设备与中间原料,约占当年台湾出口额的6.5%,占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的43.6%;台商回销台湾的制造业产品金额为新台币340亿元,占当年台湾进口总额的1.7%.有学者还估计,台商在大陆创造了约新台币2731亿元的出口,占当年大陆出口的11.3%.6[邱秀锦,〈两岸经济依存关系之分析〉,《自由中国之工业》,1996年8月。]这个比例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变化不大。根据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发布的「台湾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