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oel S.Migdal: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18~19.
[4]Alberto Alesina &Enrico Spolaore:O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Nations,Working Paper #5050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MA,1995.
[5]Yong-Nian Zheng,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Modernization,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6]Yong Deng &Fei-Ling Wang,eds.,In the Eyes of the Dragon:China Views the World,Lanham,Boulder,New York,&Oxford:Rowman &Littlefield,1999.
[7]周建明:“中国民族主义与台湾问题”,1999年11月,第4~5页。彭鸣:“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坐视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得逞,”北京《环球时报》,2000年3月3日。
[8]John Fuh-Sheng Hsieh,“One Country or Two States: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ainland China Policy,"a conference paper,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Charleston,SC,November,1999,p.18.
[9]此类言论和学术观点日见增多。笔者在1999年11月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关于海峡两岸民族主义的讨论会上,见到一些颇有代表性的此类学术文章:Pwei-Ren Wu:“Formosa Must be Formosans'Formosa:Anti-Colonial Struggle and the Origin of the Idea of Taiwanese Nation-State,1919-1913",Yi-Hua Chiang:“The Identity Problem of an Emerging Nation",Chia-lung Lin:“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Nation-Building",Maukuei Michael Chang:“Becoming Chinese and/or Becoming Taiwanese",“Why is Taiwan Making Trouble:Globalization and Taiwan's Rising Quest for Nationhood."
[10]尽管对台湾民族主义情绪已有了解,1999年11月的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关于海峡两岸民族主义的讨论会上,有的台湾学者在坚持己见上的极端论断、感情用事和不容商量还是令笔者深受惊讶。
[11]Author's field notes.1995and 1998.台北行政院新闻局:《中华民国2000》,Taipei,1999,第54,55,62,90和134页。2000年3月,台北的大陆委员会在回应北京的二月白皮书时仍完全不提内战的历史,仅仅坚持:“1949年后,台湾海峡两岸一直就是分治独立的。”台北《联合报》,2000年2月23日第5页。
[12]台北行政院新闻局:《中华民国2000》,Taipei,1999,第118页。
[13]《联合报》,台北,1998年12月6日,第13页。
[14]台湾南投县竞选人纲领,在《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公报》,南投县选举委员会,南投,1998年11月。选举结果见《中国时报》、《联合报》及台湾其他主要报纸,1998年12月6日。
[15]李登辉1999年7月9日与德国广播电台记者的谈话。李的详细主张见其近作:《台湾的主张》,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年。一位采访了李的“两国论”讲话及随后有关政策筹划小组“全部成员”的台湾学者1999年11月报告了该小组从1998年夏美国总统在上海发表“三不”谈话后即在筹划如何“发表我们的声音”从而重新推动台北寻求国际空间和支持的努力,而1999年春夏北京与华盛顿关系的冷淡被视为台北的一个良机。
[16]苏起在立法院的讲话,合众国际社,台北,1999年11月3日。
[17]周建明:“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建造——对国家统一问题的重要考察”,1999年9月,第1页。
[18]北京和台北都是使用玩弄词藻的大师。台北目前在中文正式文件中只用两个“国家”而尽力避免用两个“民族”。而在官方宣传和英文文件中,则二者皆用。
[19]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1979年通过了“致台湾人民的公开信”,正式提出和平统一的方案。1981年该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进一步提出“叶九条”方案包括尚未实现的“三通”。见中共中央和北京国务院的对台事务办公室编:《中国台湾问题》,北京,九洲图书社,1998年,第226~230页。2000年2月21日,北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20]江泽民对人民日报的谈话:《人民日报》1998年1月22日。私下里乃至在公开场合,北京多名高官曾对各种媒体作过多次此类阐述。
[21]见《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就台湾地区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声明》,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18日电。
[22]周阳山等:《李登辉执政十年》,台北,风云出版社,1998年第15和22页。
[23]台北行政院新闻局:《国统纲领》,1991年。
[24]台湾大学石之渝认为:“为了美国的支持,[台北]必须打出其民主特点以取悦美国。这种民主特点又必须是中国大陆无法学做的,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美国。”“三大文化与两种人格下扭曲的台湾民主,”《联合报》,台北,1998年1月30日第15页。
[25]辜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1998年10月18日。
[26]台北大陆事务委员会:《大陆事务委员会简报》第0105和0106号,台北,1998年2月14日和21日。
[27]台北大陆事务委员会:《大陆事务委员会简报》第0108号,台北,1999年1月4日。
[28]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April 10,2000.
[29]台北大陆事务委员会副主委林中斌的谈话,台北,1998年11月26和12月3日。
[30]Bruce J.Dickson:“China's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Taiwan Experience,"Asian Survey,Vol.XXXVIII,No.4,(April,1998),pp.363~364。
[31]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Burke市场公司,中国信用资讯中心等所作的民意调查。
[32]根据笔者1995年和1998年的实地观察,台北政府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闪烁其词和言行不一一直在助长一种在一个中国认同上的安于现状和观望试探态度。而北京不断的武力威胁也使得大部分台湾人民包括许多台独人士在统独问题上谨慎许多。
[33]施明德:《坚持走正确的路:施明德政论选集》,台北,新台湾基金会,1998年第66,81~83页。在许信良的主持下,民进党998年春定下了其“其宣布独立”政策(据民进党籍立法委员蔡明宪1999年12月在台中所透露。)
[34]笔者1999年夏在北京的采访。
[35]根据欧洲学者的研究,台湾的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及军火采购量近年来均居世界首位。见SIPRI Yearbook 1998,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229~223&300~301and SIPRI Yearbook 1999,June,1999.
[36]阎学通:“何时统一台湾?”《环球时报》,北京,1999年9月1日,第9页。
[37]Shelley Rigger,“The Evolution of the DPP and KMT's Policies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War and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Duke University,February 27,1999.陈水扁的当选(39%的选票)看来并不是对台湾独立要求的胜利。Shelly Rigger:“Taiwan Voted For Reform,nor for Independence,"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March 20,2000.
[38]Alan Wachman,Taiwan: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Armonk:M.E.Sharpe,1994.
[39]Wen-cheng Lin,“Cross-Strait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