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三、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字面含义是可坚持连续。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的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来看,可持续发展包括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人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表述为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从纵向上看包括个体、主体发展的一切内容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个性、需求和社会关系。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有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作用,满足人的需求。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步由低层次的片面需求到高层次的全面需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政治的、生态的等,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使人的价值选择全面化和连续化,促进社会连续地、渐进地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可持续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民族之间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连续发展。可持续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和平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横向上讲,发展主体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都是社会发展主体,都必须可持续发展。群体往往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而社会群体指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由于共处于一个整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人的实践范围也在全球扩展;其中任何部分活动必然影响到其他部分,任何一个群体的不负责行为,都可能导致周边及整体的受害。必须实行区域、国家、民族平等的原则,共同负责协调行动,不能以自己群体发展而损害别的群体,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

  在地球这个整体中,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代人发展是上一代人发展的承续,又是下一代人发展的基础,很多方面影响和决定着下一代人的发展。因此,要保持当代与下一代乃至更远的未来的连续、不受影响发展,必须提倡代际平等,优化发展的代际关系,切实消除短期行为,不能剥夺后代人使用资源、生存生活、追求幸福的权利。

  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自然社会规律制约,不能超越自然经济文化等发展客体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和客体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生态系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经济系统在人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决定着政治、文化系统的发展,政治系统则以协调和中介作用为人和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文化系统则为人和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文思想支撑。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种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这时社会能够在保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自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人类社会就开始了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认识和总结了这一规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现代化实践指明了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