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的临界点——“台湾意识”的现代性意义(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England/New York: Cambridge, 1993), p. xix。
49 王柯,〈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载《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6月),页82。
50 同上。
51 例如同为本省人的客家人对福佬人的霸权地位有诸多不满,视为「福佬沙文主义」。在选举中,多数客家人甚至往往投票给蓝军,而不是号称代表本土势力的民进党。参见施正锋,《台湾人的民族认同》,页201-8。
52 徐迅,《民族主义》,页108。
53 参见同上,页115。
54 关于台湾人个体性之觉醒的论述,可参见黄俊杰,《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第五章。
55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页37。
56 黄俊杰,〈《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引言〉,页3。
49 王柯,〈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载《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6月),页82。
50 同上。
51 例如同为本省人的客家人对福佬人的霸权地位有诸多不满,视为「福佬沙文主义」。在选举中,多数客家人甚至往往投票给蓝军,而不是号称代表本土势力的民进党。参见施正锋,《台湾人的民族认同》,页201-8。
52 徐迅,《民族主义》,页108。
53 参见同上,页115。
54 关于台湾人个体性之觉醒的论述,可参见黄俊杰,《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第五章。
55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页37。
56 黄俊杰,〈《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引言〉,页3。
上一篇:民族与外交交织的新疆问题
下一篇:生命权力、种族主义和巴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