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基层民主选举中的“黑金政治”(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个组织,而哪位元候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他们就把选票集体出卖。美国的情况与之也相似,直到1912年,在俄亥俄州的亚当城的一次选举中,还有26%的选民由于承认卖票而被法院剥夺了公民权。66至于美国一些地方的黑帮政治,更曾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
英美国家是如何根治「黑金」的呢?其中,法治建设的逐渐完善、中立的司法系统、文官系统的建立,使得贿选的风险过大,当选之后的收益下降,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人民素养的提高,使得候选人的形象、执政理念与能力成为首要考虑因素,黑道人物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了;更根本的原因则在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完成,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基层民主选举」,那么贿选自然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土壤。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承认「黑金政治」是民主化初期的一种普遍现象,不等于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人民只能接受如此的现实。对于研究者而言,我们努力求证因果关系,无非是期望能种下「善因」造出「善果」,为尚未民主化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本文认为:第一、乡村基层的民主选举极容易导致恶劣的「黑金政治」,基层政权的权力来源不应该是「民主」的,否则很可能沦为地方派系与黑道势力的工具,在推进民主化的过程中,对此必须十分慎重,国家不能放松对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第二、在法治不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没有落实的前提下,如果民主化进程急速发展,往往造成长期无法解决的政治、经济问题,因此,民主化必须与法治的建设相结合,在法治的基础上,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才谈得上建设一种「理想的」民主。
更进一步地,本文还认为对民主以及民主化的价值,实有反思的必要。实际上,民主本身并不能对权力进行「改良」。我们承认民主是一种有用的手段,但它不是永远正确或者可靠无疑的,如果仅仅只有民主的话,公民的自由权利仍然时刻处在危险的境地之中。我们必须防止「黑金」势力藉由民主化的进程来危害自由。而台湾,正是这样一面镜子。
注释
1 这个定义可参见许福生:《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问题与防制策略之探讨》,台北:财团法人巷阳公益基金会,2001年。
2 台北:《中国时报》1996年11月17日。
3 转引自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4 陈阳德:〈变动中的台湾地方政治〉,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88年。
5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台北:《国家政策论坛》第一卷第四期,2001年。
6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或参见松本充豊:「黒金」问题への取り组み――分割政府下での「権威主义の遗産」との闘い,佐藤幸人、竹内孝之编:『陈水扁再选――台湾総统选挙と第二期陈政権の课题』第4章,アジア経済研究所(アジ研トピックレホート No.51,2004年5月。
7 比如有论者认为,台湾政治可以称之为「简约化民主」或「蜕变的民主」,就是把民主政治简约为选举政治、最后蜕变为「投票政治」,因为「健全的民主政治绝不仅仅是投票行为,它需要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公民文化的配合」,而台湾的政治文化似乎蜕变成了一种「选民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台湾的政治文化是「劣质的」。参见许纪霖、刘擎:〈台湾大选危机的深层反思〉,?articleid=606。
8 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转引自陈雅琪的〈基层金融机构改革与台湾黑金政治的削弱--关于台中县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9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10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
11 据台湾银行界的估计,在1998年台湾的「三合一」选举中,候选人投入的竞选经费总额约600亿新台币,相当于美国竞选经费的25倍。参见金小川主编:《打破僵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204-205页。
12 罗聪钦认为,「台湾地区居民,除北部都会区外,较具草根性,其选民投票倾向,完全以自利为导向。只要候选人平时能帮助他协助他处理事务,且关心地方事务,便会支援他,而较不考虑其出生背景。」见氏著〈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
13 赵永茂:〈台湾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与选举之关系〉,台北:《理论与政策》第七卷第二期。
14 台湾地区的政治术语中有所谓「空气票」一词,指的是那些不依附地方派系与基层地盘而单纯靠政见和个人品格来争取当选的人,他们无法估计基本得票数,因此选票像「空气」一样不确定,胜选的可能性一般比「深耕地方」的地方势力小很多。
15 参见许福生:〈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问题与防制策略之探讨〉。
16 赵永茂:〈台湾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与选举之关系〉。
17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18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
19 以台湾比较后起的帮派「松联帮」为例,该帮成立于1982年,当时拥有上百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拚」,目前成员约一千人。该帮成立初期主要活动是以台北市东区为主,帮派成立初,没有经济来源,当时常见松联帮兄弟穿着布鞋手提着汽油桶,出现在台北市东区的一些酒店、「摸摸茶」等色情娱乐场所、赌场,索取保护费,若不给就放火。因为这种草莽作风,所以被江湖上称为「穿草鞋」的帮派。而此后随着台北市东区的繁荣,期货公司、地下投资公司的兴起,松联「大哥」人士加入,赚了不少钱,近年来已摆脱收保护费的日子。刚交出帮主职位的「豹哥」王知强便投资多媒体公司,最近还替知名的女歌星出CD,帮中成员有的是建筑业的大亨,也有的是转型成功的电子业商人。参见孔令琪、杨正海:〈草鞋换皮鞋 大哥变大亨〉,台北:《联合晚报》,2003年2月18日。
20 比如,1995年台湾「天道盟」(与「竹联帮」、「四海帮」齐名的黑帮)大佬罗福助当选为「立法委员」,之后居然担任「立法院」司法委员会召集委员,成为了「法务部」的监督人。参见张凤山:〈台湾地方派系问题初探〉,北京:《台湾研究》,2004年第1期。
21 许福生:〈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问题与防制策略之探讨〉。
22 陈雅琪:〈基层金融机构改革与台湾黑金政治的削弱--关于台中县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3 参见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
24 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第28页。
25 刘顺仁:〈重大公共工程防弊应从设计阶段做起〉,,2002年4月16日。
26 转引自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
27 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和特质》,台北:翰庐图书公司,1998年,第350-354页。
28 参见郑定邦:〈暴力、帮派及金钱介入选举之成因与类型〉,台北:《现勤员警新闻》,第三十四期,1999年。
29 陈明通:〈威权政体下台湾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动(1945-1986):省参议员及省议员流动的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0年。
30 参见黄德福:〈现代化、选举竞争与地方派系:1992年立法委员选举的分析〉,台北:《选举研究》第一卷第一期,1994年;另可参见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英美国家是如何根治「黑金」的呢?其中,法治建设的逐渐完善、中立的司法系统、文官系统的建立,使得贿选的风险过大,当选之后的收益下降,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人民素养的提高,使得候选人的形象、执政理念与能力成为首要考虑因素,黑道人物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了;更根本的原因则在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完成,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基层民主选举」,那么贿选自然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土壤。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承认「黑金政治」是民主化初期的一种普遍现象,不等于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人民只能接受如此的现实。对于研究者而言,我们努力求证因果关系,无非是期望能种下「善因」造出「善果」,为尚未民主化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本文认为:第一、乡村基层的民主选举极容易导致恶劣的「黑金政治」,基层政权的权力来源不应该是「民主」的,否则很可能沦为地方派系与黑道势力的工具,在推进民主化的过程中,对此必须十分慎重,国家不能放松对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第二、在法治不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没有落实的前提下,如果民主化进程急速发展,往往造成长期无法解决的政治、经济问题,因此,民主化必须与法治的建设相结合,在法治的基础上,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才谈得上建设一种「理想的」民主。
更进一步地,本文还认为对民主以及民主化的价值,实有反思的必要。实际上,民主本身并不能对权力进行「改良」。我们承认民主是一种有用的手段,但它不是永远正确或者可靠无疑的,如果仅仅只有民主的话,公民的自由权利仍然时刻处在危险的境地之中。我们必须防止「黑金」势力藉由民主化的进程来危害自由。而台湾,正是这样一面镜子。
注释
1 这个定义可参见许福生:《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问题与防制策略之探讨》,台北:财团法人巷阳公益基金会,2001年。
2 台北:《中国时报》1996年11月17日。
3 转引自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4 陈阳德:〈变动中的台湾地方政治〉,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88年。
5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台北:《国家政策论坛》第一卷第四期,2001年。
6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或参见松本充豊:「黒金」问题への取り组み――分割政府下での「権威主义の遗産」との闘い,佐藤幸人、竹内孝之编:『陈水扁再选――台湾総统选挙と第二期陈政権の课题』第4章,アジア経済研究所(アジ研トピックレホート No.51,2004年5月。
7 比如有论者认为,台湾政治可以称之为「简约化民主」或「蜕变的民主」,就是把民主政治简约为选举政治、最后蜕变为「投票政治」,因为「健全的民主政治绝不仅仅是投票行为,它需要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公民文化的配合」,而台湾的政治文化似乎蜕变成了一种「选民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台湾的政治文化是「劣质的」。参见许纪霖、刘擎:〈台湾大选危机的深层反思〉,?articleid=606。
8 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转引自陈雅琪的〈基层金融机构改革与台湾黑金政治的削弱--关于台中县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9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10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
11 据台湾银行界的估计,在1998年台湾的「三合一」选举中,候选人投入的竞选经费总额约600亿新台币,相当于美国竞选经费的25倍。参见金小川主编:《打破僵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204-205页。
12 罗聪钦认为,「台湾地区居民,除北部都会区外,较具草根性,其选民投票倾向,完全以自利为导向。只要候选人平时能帮助他协助他处理事务,且关心地方事务,便会支援他,而较不考虑其出生背景。」见氏著〈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
13 赵永茂:〈台湾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与选举之关系〉,台北:《理论与政策》第七卷第二期。
14 台湾地区的政治术语中有所谓「空气票」一词,指的是那些不依附地方派系与基层地盘而单纯靠政见和个人品格来争取当选的人,他们无法估计基本得票数,因此选票像「空气」一样不确定,胜选的可能性一般比「深耕地方」的地方势力小很多。
15 参见许福生:〈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问题与防制策略之探讨〉。
16 赵永茂:〈台湾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与选举之关系〉。
17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18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
19 以台湾比较后起的帮派「松联帮」为例,该帮成立于1982年,当时拥有上百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拚」,目前成员约一千人。该帮成立初期主要活动是以台北市东区为主,帮派成立初,没有经济来源,当时常见松联帮兄弟穿着布鞋手提着汽油桶,出现在台北市东区的一些酒店、「摸摸茶」等色情娱乐场所、赌场,索取保护费,若不给就放火。因为这种草莽作风,所以被江湖上称为「穿草鞋」的帮派。而此后随着台北市东区的繁荣,期货公司、地下投资公司的兴起,松联「大哥」人士加入,赚了不少钱,近年来已摆脱收保护费的日子。刚交出帮主职位的「豹哥」王知强便投资多媒体公司,最近还替知名的女歌星出CD,帮中成员有的是建筑业的大亨,也有的是转型成功的电子业商人。参见孔令琪、杨正海:〈草鞋换皮鞋 大哥变大亨〉,台北:《联合晚报》,2003年2月18日。
20 比如,1995年台湾「天道盟」(与「竹联帮」、「四海帮」齐名的黑帮)大佬罗福助当选为「立法委员」,之后居然担任「立法院」司法委员会召集委员,成为了「法务部」的监督人。参见张凤山:〈台湾地方派系问题初探〉,北京:《台湾研究》,2004年第1期。
21 许福生:〈台湾地区组织犯罪问题与防制策略之探讨〉。
22 陈雅琪:〈基层金融机构改革与台湾黑金政治的削弱--关于台中县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3 参见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
24 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第28页。
25 刘顺仁:〈重大公共工程防弊应从设计阶段做起〉,,2002年4月16日。
26 转引自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
27 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和特质》,台北:翰庐图书公司,1998年,第350-354页。
28 参见郑定邦:〈暴力、帮派及金钱介入选举之成因与类型〉,台北:《现勤员警新闻》,第三十四期,1999年。
29 陈明通:〈威权政体下台湾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动(1945-1986):省参议员及省议员流动的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0年。
30 参见黄德福:〈现代化、选举竞争与地方派系:1992年立法委员选举的分析〉,台北:《选举研究》第一卷第一期,1994年;另可参见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上一篇:“法理台独”的危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