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下)(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4)加强对台湾媒体的工作,加强协作。有调查显示:对大陆印象不佳者69%未到过大陆。台湾媒体数量众多,彼此竞争激烈,各种观点都有发挥的空间,大陆应象做美国媒体工作那样做台湾媒体的工作,让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趋于客观,培育两岸中国人的共同体意识。
(5)注意发挥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此点在本次台湾地区大选中效果明显。建立起利用美国的某种机制是大陆应考虑的。对日本、东盟、欧盟、俄罗斯等的作用亦然。国际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台湾人在国家认同上的变化。
不过,美国作用是个双刃剑,「陈水扁今年的5.20讲话与四年前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讲话稿是美国人逐字审定的,故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作是『美台联合台独宣言』,加上美台军事关系的逐步升级,美国人实际上是在为台独保驾护航──只要大陆不动武,美国并不在意台湾人做甚么,包括独立。」167。目前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是:「不回到『一中』,则不与台湾发展关系,不搞陈水扁很想要的三通」168,此外,也不欢迎支援台独的台商在大陆赚钱169。这意味着两岸官方接触陷入低潮,故大陆应一方面注意发挥美国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抑制美国对台发出错误资讯。
(6)与台湾的贸易仍需发展,但应吸引其高技术产业、人才向大陆流动。目前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对大陆的依存度不高,低于10%。这一方面有助于扭转大陆巨额贸易逆差,促进大陆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促进更多台湾相关民众对大陆的心理认同。
(7)适当给予台湾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化解台湾人中的「大陆打压台湾」的认识。由于有大陆维护国家主权与台湾争取国家主权的矛盾,考虑到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大陆有必要采取相应灵活措施,在一国两制、APEC模式、亚行模式、奥运会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如共组使领馆、共同参与国际组织等170,又比如,中国只允许与自己建交国家的民间航空公司(而禁止其官方航空公司)飞台湾航线,这一规定是否应当修改171?
(8)与台湾探讨两岸互动模式,如建立邦联、国家联合体,应当注意「主权范畴在当代的『层化』趋势」,各国「更看重实际的效果和收益」,两岸应戮力发展「一种富有层次性和延展性的主权观念,这种观念既能坚持基本的主权要求,又能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从而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有机磨合,最终达到实现统一大业的目标」172。
(9)两岸也可以探讨:在台湾许诺若干年内(比如,50年)不谋求独立的前提下允许台湾参加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50年后再协商台湾的国际法地位问题。但有一条大陆应坚持:50年之内,台湾不就改变现状进行公决173。这是为了两岸的最大福祉着想,而不是大陆的一己私利。明确的权力分享安排有助于弱化台湾民众对未来前途的不确定心理,从而有利于台湾的繁荣与稳定。毕竟,共同繁荣、共用稳定、两岸双赢是处理台湾问题的理想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合作成功的基本要求是参与方的互相妥协,台湾谋求单方面目标的做法难以实现──实际上,台湾实现独立的机会在波茨坦协定后已经不复存在。此外,独立不是台湾民众的最佳选择,所以,只有20%的台湾民众愿冒大陆武力打击之风险,坚持独立。台联党、李登辉等人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
(10)有消息说,中国政府可能会制定「国家统一法」174。此举利弊参半,如果决心着手制定,那么,在列明哪几条属于可以动武的「『台独』重大事变」175的同时,应当还有一条:其他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事件。这样有助于既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台湾问题,又掌握判断的主动权。大陆以后处理台湾问题时,「应有既定的应对原则,操作时做到以我为主,避免既往那种被动应对,有时被台湾方面牵着鼻子走」的情况176。
注释
1 另外「四毒(独)」是疆独、藏独、「法轮功」、「民运」。
2 阎学通教授就认为:2004年台湾大选结果是二十多年来大陆对台政策的一大挫折。
3 郑重声明:运用国际关系理论进行研究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台湾问题是国家间问题,而是为了将它放在国际大背景中进行分析,俾对问题的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
4 严格来说,「意识形态论」不属于国际关系理论,但由于这一观点普遍存在,笔者将之单列出来进行分析。
5 1994年李登辉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只有大陆自由、民主、繁荣之后,我们才能统一」。转引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上册),(台湾)国家建设基金会、台海两岸关系研究中心,1998年4月版,第392页。近年来,连战也一再表示,「如果大陆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富强,台湾应该逐步同大陆统一」,可是,2003年12月18日在会见海外记者时,他代表国民党宣布放弃统一政策。这种选战宣示,是一条不归路,它表明,在现在的国民党眼中,大陆富强、民主与统一无关。
连战12月18日讲话见: ;
6 孙云编著:《震慑「台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华文出版社,2001年9月版〉,页232。
7 参见同上人民网消息,以及1996年7月23日台湾《中国时报》登载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在该报所办「两岸关系与亚太局势」讨论会上的讲话:「两岸统一的可能性仍存在,在大陆缺乏政治改革的情况下,台湾对此(指统一)并不热衷」;另外,1994国民党发表「一个中国」涵义称:「目前国家暂处分治状态,由于海峡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歧异,而经济发展与民生水平,亦有差异,既非统一之时机,更无统一之条件,未来追求国家统一过程中,必须以确保台湾地区之安全与民众福祉为基础,在理性、和平、对等、互惠之前提下,依据国家统一纲领,分阶段达成国家统一的目标」。后两则分别转引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上册,第180页与第10页。还有,布热津斯基也认为:「只有一个朝民主化方向前进和繁荣的中国才有可能吸引台湾接受和平统一」,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页269。
8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页1。
9 [美]玛莎·费尼莫,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页2。
10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页1、65、138、162。
11 这是秦亚青教授的解读,笔者表示赞同。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韦伯用「文化事件」指称「社会事实」,认为价值关联是文化意义的逻辑前提,人类通过价值关联将零散的文化事件串联起来而显示文化事件的意义与历史的方向。韦伯在这一问题上的详细见解可见:[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汉译本序」。涂尔干的见解,见埃米尔·涂尔干,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安东尼·D·斯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页148。
12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页13。
13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尤其第129-130页。
14 Richard N. Rosecrane,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s,1985),pp23-25.
15 [美]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
(5)注意发挥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此点在本次台湾地区大选中效果明显。建立起利用美国的某种机制是大陆应考虑的。对日本、东盟、欧盟、俄罗斯等的作用亦然。国际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台湾人在国家认同上的变化。
不过,美国作用是个双刃剑,「陈水扁今年的5.20讲话与四年前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讲话稿是美国人逐字审定的,故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作是『美台联合台独宣言』,加上美台军事关系的逐步升级,美国人实际上是在为台独保驾护航──只要大陆不动武,美国并不在意台湾人做甚么,包括独立。」167。目前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是:「不回到『一中』,则不与台湾发展关系,不搞陈水扁很想要的三通」168,此外,也不欢迎支援台独的台商在大陆赚钱169。这意味着两岸官方接触陷入低潮,故大陆应一方面注意发挥美国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抑制美国对台发出错误资讯。
(6)与台湾的贸易仍需发展,但应吸引其高技术产业、人才向大陆流动。目前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对大陆的依存度不高,低于10%。这一方面有助于扭转大陆巨额贸易逆差,促进大陆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促进更多台湾相关民众对大陆的心理认同。
(7)适当给予台湾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化解台湾人中的「大陆打压台湾」的认识。由于有大陆维护国家主权与台湾争取国家主权的矛盾,考虑到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大陆有必要采取相应灵活措施,在一国两制、APEC模式、亚行模式、奥运会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如共组使领馆、共同参与国际组织等170,又比如,中国只允许与自己建交国家的民间航空公司(而禁止其官方航空公司)飞台湾航线,这一规定是否应当修改171?
(8)与台湾探讨两岸互动模式,如建立邦联、国家联合体,应当注意「主权范畴在当代的『层化』趋势」,各国「更看重实际的效果和收益」,两岸应戮力发展「一种富有层次性和延展性的主权观念,这种观念既能坚持基本的主权要求,又能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从而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有机磨合,最终达到实现统一大业的目标」172。
(9)两岸也可以探讨:在台湾许诺若干年内(比如,50年)不谋求独立的前提下允许台湾参加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50年后再协商台湾的国际法地位问题。但有一条大陆应坚持:50年之内,台湾不就改变现状进行公决173。这是为了两岸的最大福祉着想,而不是大陆的一己私利。明确的权力分享安排有助于弱化台湾民众对未来前途的不确定心理,从而有利于台湾的繁荣与稳定。毕竟,共同繁荣、共用稳定、两岸双赢是处理台湾问题的理想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合作成功的基本要求是参与方的互相妥协,台湾谋求单方面目标的做法难以实现──实际上,台湾实现独立的机会在波茨坦协定后已经不复存在。此外,独立不是台湾民众的最佳选择,所以,只有20%的台湾民众愿冒大陆武力打击之风险,坚持独立。台联党、李登辉等人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
(10)有消息说,中国政府可能会制定「国家统一法」174。此举利弊参半,如果决心着手制定,那么,在列明哪几条属于可以动武的「『台独』重大事变」175的同时,应当还有一条:其他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事件。这样有助于既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台湾问题,又掌握判断的主动权。大陆以后处理台湾问题时,「应有既定的应对原则,操作时做到以我为主,避免既往那种被动应对,有时被台湾方面牵着鼻子走」的情况176。
注释
1 另外「四毒(独)」是疆独、藏独、「法轮功」、「民运」。
2 阎学通教授就认为:2004年台湾大选结果是二十多年来大陆对台政策的一大挫折。
3 郑重声明:运用国际关系理论进行研究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台湾问题是国家间问题,而是为了将它放在国际大背景中进行分析,俾对问题的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
4 严格来说,「意识形态论」不属于国际关系理论,但由于这一观点普遍存在,笔者将之单列出来进行分析。
5 1994年李登辉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只有大陆自由、民主、繁荣之后,我们才能统一」。转引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上册),(台湾)国家建设基金会、台海两岸关系研究中心,1998年4月版,第392页。近年来,连战也一再表示,「如果大陆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富强,台湾应该逐步同大陆统一」,可是,2003年12月18日在会见海外记者时,他代表国民党宣布放弃统一政策。这种选战宣示,是一条不归路,它表明,在现在的国民党眼中,大陆富强、民主与统一无关。
连战12月18日讲话见: ;
6 孙云编著:《震慑「台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华文出版社,2001年9月版〉,页232。
7 参见同上人民网消息,以及1996年7月23日台湾《中国时报》登载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在该报所办「两岸关系与亚太局势」讨论会上的讲话:「两岸统一的可能性仍存在,在大陆缺乏政治改革的情况下,台湾对此(指统一)并不热衷」;另外,1994国民党发表「一个中国」涵义称:「目前国家暂处分治状态,由于海峡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歧异,而经济发展与民生水平,亦有差异,既非统一之时机,更无统一之条件,未来追求国家统一过程中,必须以确保台湾地区之安全与民众福祉为基础,在理性、和平、对等、互惠之前提下,依据国家统一纲领,分阶段达成国家统一的目标」。后两则分别转引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上册,第180页与第10页。还有,布热津斯基也认为:「只有一个朝民主化方向前进和繁荣的中国才有可能吸引台湾接受和平统一」,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页269。
8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页1。
9 [美]玛莎·费尼莫,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页2。
10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页1、65、138、162。
11 这是秦亚青教授的解读,笔者表示赞同。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韦伯用「文化事件」指称「社会事实」,认为价值关联是文化意义的逻辑前提,人类通过价值关联将零散的文化事件串联起来而显示文化事件的意义与历史的方向。韦伯在这一问题上的详细见解可见:[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汉译本序」。涂尔干的见解,见埃米尔·涂尔干,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安东尼·D·斯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页148。
12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页13。
13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尤其第129-130页。
14 Richard N. Rosecrane,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s,1985),pp23-25.
15 [美]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