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与《宋论》——兼评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安定学案》)。朱熹编《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十一记:“文正公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公从游,昼夜肄业……”这正说明“宋初三先生”乃是范仲淹门下的“贤士”,他们因得到范仲淹的激励、奖掖和提携,才成为宋代复兴儒学的前驱。而《宋元学案》之所以“托始于安定、泰山”,却把高平(范仲淹)学案置于其后,主要是因为程颐早年游太学时胡瑗为老师,他对程颐“知契独深”,“伊川之敬礼先生亦至,于濂溪虽尝从学,往往字之曰茂叔,于先生,非安定先生不称也”(《宋元学案·安定学案》)[⑩]。

也是在南都府学,范仲淹写了一万多字的《上执政书》(见《范文正公集》卷八),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改革思想。他指出当时的宋朝已处于“泰极者否”的形势,只有“变”才能“通”而“久”。针对百姓困穷、国用无度、贤才不充、武备不坚、苦言难入等正在出现的危机,他提出改革必须“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即:

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厚民力者,在乎复游散,去冗僣,以阜时之财也;重名器者,在乎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材也;备戎狄者,在乎育将材,实边郡,使夷不乱华也;杜奸雄者,在乎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绝乱之阶也;明国听者,在乎保直臣,斥佞人,以致君于有道也。

这里的“举县令,择郡守”,即后来庆历新政的以整饬吏治为首要[11]。因“举择令长,久则乏人”,所以吏治之源的澄清又在于“慎选举,敦教育”。所谓“慎选举”,就是要改革科举以诗赋为先的考试方式,“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有讲贯者,别加考试”。所谓“敦教育”,就是要在地方普遍建立郡学,“深思治本,渐隆古道,先于都督之郡,复其学校之制……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这样行之数年,可望“士风丕变”,此乃“择才之本、致理之基也”。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从抗击西夏的陕甘前线调回京师,授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复除参知政事。范仲淹“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宋仁宗“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授以纸笔,使疏于前”(欧阳修《居士集》卷二十《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于是范仲淹写了《答手诏条陈十事》,这“十事”即是庆历新政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宋仁宗“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宋史·范仲淹传》)。庆历新政的前五项改革措施,除了“精贡举”外,都是要整饬吏治,而“精贡举”也就是《上执政书》中所谓“慎选举,敦教育”。范仲淹批评此前的科举“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移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当此“天下危困乏人”之时,他主张“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凡各州郡有学校处,“举通经有道之士,专于教授,务在兴行”,考试方法则“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经旨通者为优等,墨义通者为次等”,“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如此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范仲淹注重“经济”(本于儒家的“经旨”而经世济民),将“辞藻”(诗赋)、“墨义”(记诵经书章句)置于“经旨”、“理道”之下,这对于宋代学风的转变起了关键的作用。“庆历四年,天子开天章阁,与大臣讲天下事,始慨然诏州县皆立学,于是建太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安定]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至今著为令”(《居士集》卷二十五《胡先生墓表》)。宋朝于京师建立太学,于各州县普遍建立学校,推广胡瑗的“苏、湖之法”,并且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评判的标准,自庆历新政始。

由上述可知,范仲淹及其推行的庆历新政对于宋代的“书院之始”,以及“孙明复、胡安定起,师道立,学者兴,以成乎周、程、张、朱之盛”起了开创的作用[12]。然而,王夫之对于范仲淹和庆历新政不但没有表彰,相反却有着偏执而苛刻的批评。王夫之说:

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神宗之以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已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尔。乃其召下之烦言,以启上之佚志,则自仁宗开之。而朝不能静,民不能莫,在仁宗之时而已然矣。(《宋论》卷四《仁宗二》)

这不啻是说,宋政之乱“自仁宗开之”。而仁宗“召下之烦言”,即是指范仲淹等人的屡次上书;“以启上之佚志”,即是指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引发了庆历新政。王夫之说:

迨及季年,天章开,条陈进,唯日不给,以取纲维而移易之……所赖有进言者,无坚僻之心,而持之不固;不然,其为害于天下者,岂待熙、丰哉?知治道者,不能不为仁宗惜矣。(同上)

这就是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之所以没有如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那样“为害于天下”,只是因为范仲淹不像王安石那样坚僻、固执。在王夫之看来,仁宗之时的“清刚之士”应该“慎持”“谨守”,“见小害而不激,见小利而不歆,见小才而无取,见小过而无苛”,这样就可以“奸无所荧,邪无能间,修明成宪,修养士民,于以坐致升平,绰有余裕”。而庆历新政却“强饮疥癣之疾以五毒之剂”,以致“伤其肺腑”。王夫之对于庆历新政之所以有如此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庆历新政开了以后熙宁变法、朝臣党争的先河:“迹其造士,则闻风而起者,苏氏父子掉仪、秦之舌;揣摩而前者,王安石之徒习申、商之术。后此之挠乱天下者,皆此日之竞进于大廷。故曰神宗之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皆仁宗启之也。”(同上)

王夫之把苏氏父子的蜀学归于纵横家的长短说,把王安石之新学归于申、商之术,这是站在道学家的立场评判之。他认为苏氏之学和王氏之学都是启端于庆历新政,这倒是符合历史事实的[13]。而且,不仅苏氏、王氏之学如此,毋宁说庆历新政以后的整个宋学都受其影响而焕然一新,以“宋初三先生”为前驱的道学也不外于此。王夫之在《宋论》中批评庆历新政,不啻于是对整个宋学的批评。

王夫之说:“凡上书陈利病,以要主听,希行之者,其情不一,其不足听则均也。”(《宋论》卷三《真宗三》)又说:“夫言治者,皆曰先王矣。而先王者,何世之先王也?……啧啧之言,以先王为口实,如庄周之称泰氏,许行之道神农,曾是之从,亦异于孔子矣。故知治者深为仁宗惜也。”(《宋论》卷四《仁宗二》)王夫之因批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而致全盘否定宋儒的“上书陈利病”,尤其反对在上书中“以先王为口实”,即宋儒挂在嘴边的“复三代之治”。

《宋史·吕夷简传》载:“太后崩,帝(仁宗)始亲政事,夷简手疏陈八事……其劝帝语甚切。”此即王夫之所说:“大臣进位宰执,而条列时政以陈言,自吕夷简始。”(《宋论》卷四《仁宗四》)紧接着,王夫之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范仲淹等人:“其后韩(琦)、范(仲淹)、富(弼)、马(司马光)诸君子,出统六师,入参三事,皆于受事之初,例有条奏。闻之曰:‘天下有道,行有枝叶;天下无道,言有枝叶。’以此知诸公失大臣之道。”(同上)王夫之认为,仁宗时诸大臣的“条奏”之风,使宋朝“奠七十余年社稷生民于阜安者,一变而为尚口纷呶之朝廷”。于是他发问:“摇四海于三寸之管,谁尸其咎?岂非倡之者在堂皇,和之者尽士类,其所由来者渐乎?……何怪乎王安石之以万言耸人主,俾从己以颠倒国是;而远处蜀山闻风跃起之苏洵……荧后世之耳目哉?”(同上)显然,王夫之对“条奏”之风的全盘否定,主要是归咎于它开启了王安石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