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上)(8)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台联党」的骨干。
4.1.4 美丽岛事件108与台湾人族群认同
蒋经国从1970年起推行「新人新政」以「革新保台」,台湾渐走出了六十年代的「政治冰封期」,这从国民党1980年对「美丽岛事件」的处理上可以看得出来:蒋经国虽然不允许任何政治集团以「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的口号煽动群众情绪来反对国民党,但也没有采纳国民党内保守派的意见,而决定采取「以法制暴、以理制惑、以德化怨」,缩小打击面的处理办法。只将黄信介、施明德、吕秀莲等8人送军事法庭进行公开审判,允许记者和家属旁听,媒体也可充分报道审判过程。一个国民党始料不及的后果是:公开审判造就了陈水扁、谢长廷、张俊雄等一批党外律师109,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党外运动的骨干和台独的中间力量110。政治案件的公开庭审、媒体的广泛报道对民众的影响与心理塑造自不必言。其后果是,「『台独理念』广为人知,受刑人家属与律师在随后的选举中高票当选。」111
由上可知,美丽岛事件为台独势力步入政治奠定了民意基础。
4.1.5 解严和开放党禁、报禁等与台湾人族群认同
蒋经国顺应大势的做法的几重效果:国民党本土化、蒋经国在台湾民间评价远好于蒋介石,他还成了民主化后国民党的一笔资本112。
蒋经国晚年思想演变的原因与轨迹有待研究,但他力排众议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大量提拔使用本省人、推行省级以下立法、司法、行政三部门的选举等措施既促进了台湾的政治民主化,也使得长期压抑着的省籍矛盾表面化,因为「台湾的民主化过程,相当程度上是建构在族群间的意识冲突上」113,外省人、本省人各自的族群认同在选举过程中加强114。而且,以1986年民主进步党成立为标志,台独的重心转入台湾岛内,「洋独」、「土独」汇流。
4.1.6 李登辉因素与台湾人的族群认同
李登辉上台后,台独势力得以有系统、有步骤地排斥「统派」力量(统派的言行被归结为「不爱台湾」),推进「去中国化」:修改历史、地理教科书,将明代以后的中国列为「外国」;推广台语教学;倡导「爱台湾」意识;等等,希图通过「教育台湾化」以「建构台湾为主体的教育内容」,从而「建构一个正常国家最基础的地基工程」115,进而达到从根上切断台湾居民的中国人意识。王家英就认为:「李登辉的老谋深算,正在于他对国家认同议题的前瞻判断和准确捕捉,并坚定地结集各方力量付诸实践。」116
李登辉时期台湾人形成了较明确的新的国家认同:否定对中国的国家认同,认同台湾人的「集体身份」。 1999年5月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117,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这二者标志着台湾人已经成为台湾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力量,外省人变为次要势力。但也须注意到:没有李登辉及其幕僚的纵横捭阖,民进党不可能在2000年成为执政党,更大的可能是国民党内的台湾人出任「总统」一职。这一点上,李登辉发挥了领导人的「历史作用」。
笔者认为,对92年的「一中各表」不能看的太高,因为它实际上让李登辉探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底:大陆同意「各表」等于表示不急于解决、不想动武、没有既定的政策底线。所以,李登辉明显加快了促进台独的步伐:开展「新台湾人运动」、推行宪政改革、取消按叛国罪审判台独行为的法律、在文化教育上推行「去中国化」、直至推出「两国论」。下台之后仍不失「台独第一大佬」本色,又是策划成立台联党,又是力倡「手护台湾」,完全不负其父当年换祖宗的一番「苦心」118。
4.1.7 民进党崛起与台湾人的族群认同
1986年9月28日民进党成立是个标志性事件:将台独列入党章的政党被允许生存、发展,原先分散、民间性质的塑造族群认同转变为公开追求新的国家认同,并有合法的政党代言人。民进党发展迅速,党员人数稳步上升。在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初,民进党的党员人数仅有1万余人,在1995年发展为8万余人,1999年发展到20余万人。2000年3月上台后,社会上涌起了一股入党潮,民进党党员数成倍增长,目前已突破41万。民进党的政党认同度也稳步上扬。在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初,民进党的民意认同度仅有7%,1996年升为15%,在上台前一直维持在20%左右。但是上台后,其民意支援度一直维持在23%─29%之间,居于国、亲两党之上,成为岛内第一大党119。
2000年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上台、2001年「立委」选举泛绿阵营获得立法院225个席位中的104个。按省籍划分,本省籍190名,占84.44%,外省籍35名(其中1名来自金门,8名是「海外立委」)120,与台湾本外省人口比例相当吻合(2300万台湾人口的组成为:福佬人加客家人占86%,原住民占2%,外省人占12%)。
在台湾的政治术语中,「民主化」与「本土化」等同,在民进党基层选民观念中,台独与出头天、民主是同一概念121。外省人很少支援民进党。省籍矛盾在选举时特别突出,表现为外省人的集体身份认同(支援外省籍候选人,这一点在1989年的选举中表现得特别典型)和本省人的族群认同。应该指出的是:国民党的支持者中包括了相当多的本省人,这牵制了国民党的政策选择,使之只能选择「稳健」的政策──维持现状、缓独,不能认为这部分人的基本的族群认同倾向于外省人。证据显示:外省人很少支援台独,本省人支援统一的少于20%122。本省人投票给国民党的原因有二:(1)害怕战争,但认为大陆会动武的人越来越少。(2)民进党执政能力太差,尤其是经济搞不好。这是主因123。国民党时期台湾实现了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增长率最低为5%,而民进党执政三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1%、3%124。
由于老年人陆续淡出政治,新增加的年轻选民80%认同台湾,新党已泡沫化,2000年「大选」中以推进「一国两制」为竞选口号的李敖得票率不到1%。这些昭示着主张统一的意识已处于弱势并趋于边缘化,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已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主流群体的争论不是统独,而是维持现状、缓独、急独三派之间的较量125。2003年12月16日国民党放弃「一中」,表面上是为了选战的需要,实际上是不得不进一步向民众的主流意识靠拢以获取选票。国民党酝酿改名主要也是出于这一目的126。台湾目前的政治光谱可表述如下:
新党1997年后迅速衰落,目前已经泡沫化,支持者少于2%;亲民党选民认同率17%127左右,国民党选民认同率16%左右,民进党选民认同率25%左右,台联党选民认同率约2%。另外25%选民未表现明显的政党认同,是三大党争夺的重点,有研究认为,这部分选民的一半已经为三大党较为均等地瓜分,另外一半仍然处于中立状态128。
2000年后,进入政治上台湾人完全主导期,官僚由本省人接替外省人,2004年5月陈水扁的第二个任期伊始,在人事安排上即表现为明显的泛绿色彩129。外省人日趋边缘化。
4.2 影响台湾人族群认同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乃指非台湾民众因素,可以列出许多,但择其要者,显然是以下三个:日本因素、美国因素、大陆因素。
4.2.1 日本因素与台湾人族群认同
就外国因素而言,日本对台湾的影响仅次于美国。这种影响在1945年之前(殖民时期)与1945年之后(后殖民时期)明显不同:前一时期直接而强烈,尤其是殖民统治后期,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开始萌芽。1945~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是台湾的盟友,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密切,六十年代中期之前还是海外台独分子的活动中心。中日建交后日台主要是经济联系,但日本对台湾始终抱有别样情怀,对台独的支援从明转暗,起顾问作用。近年来日本对台独的支援有上升迹象。
1. 殖民时期
日本人从1895年起统治台湾五十一年。应该承认,日
4.1.4 美丽岛事件108与台湾人族群认同
蒋经国从1970年起推行「新人新政」以「革新保台」,台湾渐走出了六十年代的「政治冰封期」,这从国民党1980年对「美丽岛事件」的处理上可以看得出来:蒋经国虽然不允许任何政治集团以「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的口号煽动群众情绪来反对国民党,但也没有采纳国民党内保守派的意见,而决定采取「以法制暴、以理制惑、以德化怨」,缩小打击面的处理办法。只将黄信介、施明德、吕秀莲等8人送军事法庭进行公开审判,允许记者和家属旁听,媒体也可充分报道审判过程。一个国民党始料不及的后果是:公开审判造就了陈水扁、谢长廷、张俊雄等一批党外律师109,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党外运动的骨干和台独的中间力量110。政治案件的公开庭审、媒体的广泛报道对民众的影响与心理塑造自不必言。其后果是,「『台独理念』广为人知,受刑人家属与律师在随后的选举中高票当选。」111
由上可知,美丽岛事件为台独势力步入政治奠定了民意基础。
4.1.5 解严和开放党禁、报禁等与台湾人族群认同
蒋经国顺应大势的做法的几重效果:国民党本土化、蒋经国在台湾民间评价远好于蒋介石,他还成了民主化后国民党的一笔资本112。
蒋经国晚年思想演变的原因与轨迹有待研究,但他力排众议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大量提拔使用本省人、推行省级以下立法、司法、行政三部门的选举等措施既促进了台湾的政治民主化,也使得长期压抑着的省籍矛盾表面化,因为「台湾的民主化过程,相当程度上是建构在族群间的意识冲突上」113,外省人、本省人各自的族群认同在选举过程中加强114。而且,以1986年民主进步党成立为标志,台独的重心转入台湾岛内,「洋独」、「土独」汇流。
4.1.6 李登辉因素与台湾人的族群认同
李登辉上台后,台独势力得以有系统、有步骤地排斥「统派」力量(统派的言行被归结为「不爱台湾」),推进「去中国化」:修改历史、地理教科书,将明代以后的中国列为「外国」;推广台语教学;倡导「爱台湾」意识;等等,希图通过「教育台湾化」以「建构台湾为主体的教育内容」,从而「建构一个正常国家最基础的地基工程」115,进而达到从根上切断台湾居民的中国人意识。王家英就认为:「李登辉的老谋深算,正在于他对国家认同议题的前瞻判断和准确捕捉,并坚定地结集各方力量付诸实践。」116
李登辉时期台湾人形成了较明确的新的国家认同:否定对中国的国家认同,认同台湾人的「集体身份」。 1999年5月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117,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这二者标志着台湾人已经成为台湾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力量,外省人变为次要势力。但也须注意到:没有李登辉及其幕僚的纵横捭阖,民进党不可能在2000年成为执政党,更大的可能是国民党内的台湾人出任「总统」一职。这一点上,李登辉发挥了领导人的「历史作用」。
笔者认为,对92年的「一中各表」不能看的太高,因为它实际上让李登辉探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底:大陆同意「各表」等于表示不急于解决、不想动武、没有既定的政策底线。所以,李登辉明显加快了促进台独的步伐:开展「新台湾人运动」、推行宪政改革、取消按叛国罪审判台独行为的法律、在文化教育上推行「去中国化」、直至推出「两国论」。下台之后仍不失「台独第一大佬」本色,又是策划成立台联党,又是力倡「手护台湾」,完全不负其父当年换祖宗的一番「苦心」118。
4.1.7 民进党崛起与台湾人的族群认同
1986年9月28日民进党成立是个标志性事件:将台独列入党章的政党被允许生存、发展,原先分散、民间性质的塑造族群认同转变为公开追求新的国家认同,并有合法的政党代言人。民进党发展迅速,党员人数稳步上升。在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初,民进党的党员人数仅有1万余人,在1995年发展为8万余人,1999年发展到20余万人。2000年3月上台后,社会上涌起了一股入党潮,民进党党员数成倍增长,目前已突破41万。民进党的政党认同度也稳步上扬。在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初,民进党的民意认同度仅有7%,1996年升为15%,在上台前一直维持在20%左右。但是上台后,其民意支援度一直维持在23%─29%之间,居于国、亲两党之上,成为岛内第一大党119。
2000年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上台、2001年「立委」选举泛绿阵营获得立法院225个席位中的104个。按省籍划分,本省籍190名,占84.44%,外省籍35名(其中1名来自金门,8名是「海外立委」)120,与台湾本外省人口比例相当吻合(2300万台湾人口的组成为:福佬人加客家人占86%,原住民占2%,外省人占12%)。
在台湾的政治术语中,「民主化」与「本土化」等同,在民进党基层选民观念中,台独与出头天、民主是同一概念121。外省人很少支援民进党。省籍矛盾在选举时特别突出,表现为外省人的集体身份认同(支援外省籍候选人,这一点在1989年的选举中表现得特别典型)和本省人的族群认同。应该指出的是:国民党的支持者中包括了相当多的本省人,这牵制了国民党的政策选择,使之只能选择「稳健」的政策──维持现状、缓独,不能认为这部分人的基本的族群认同倾向于外省人。证据显示:外省人很少支援台独,本省人支援统一的少于20%122。本省人投票给国民党的原因有二:(1)害怕战争,但认为大陆会动武的人越来越少。(2)民进党执政能力太差,尤其是经济搞不好。这是主因123。国民党时期台湾实现了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增长率最低为5%,而民进党执政三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1%、3%124。
由于老年人陆续淡出政治,新增加的年轻选民80%认同台湾,新党已泡沫化,2000年「大选」中以推进「一国两制」为竞选口号的李敖得票率不到1%。这些昭示着主张统一的意识已处于弱势并趋于边缘化,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已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主流群体的争论不是统独,而是维持现状、缓独、急独三派之间的较量125。2003年12月16日国民党放弃「一中」,表面上是为了选战的需要,实际上是不得不进一步向民众的主流意识靠拢以获取选票。国民党酝酿改名主要也是出于这一目的126。台湾目前的政治光谱可表述如下:
新党1997年后迅速衰落,目前已经泡沫化,支持者少于2%;亲民党选民认同率17%127左右,国民党选民认同率16%左右,民进党选民认同率25%左右,台联党选民认同率约2%。另外25%选民未表现明显的政党认同,是三大党争夺的重点,有研究认为,这部分选民的一半已经为三大党较为均等地瓜分,另外一半仍然处于中立状态128。
2000年后,进入政治上台湾人完全主导期,官僚由本省人接替外省人,2004年5月陈水扁的第二个任期伊始,在人事安排上即表现为明显的泛绿色彩129。外省人日趋边缘化。
4.2 影响台湾人族群认同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乃指非台湾民众因素,可以列出许多,但择其要者,显然是以下三个:日本因素、美国因素、大陆因素。
4.2.1 日本因素与台湾人族群认同
就外国因素而言,日本对台湾的影响仅次于美国。这种影响在1945年之前(殖民时期)与1945年之后(后殖民时期)明显不同:前一时期直接而强烈,尤其是殖民统治后期,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开始萌芽。1945~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是台湾的盟友,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密切,六十年代中期之前还是海外台独分子的活动中心。中日建交后日台主要是经济联系,但日本对台湾始终抱有别样情怀,对台独的支援从明转暗,起顾问作用。近年来日本对台独的支援有上升迹象。
1. 殖民时期
日本人从1895年起统治台湾五十一年。应该承认,日
上一篇:三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