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反思——试论语文教师专业(7)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07-30
说课、教学反思与教师素质的关系图
从说课的内涵上看,说课是一种能够集中的、简约地表达教师的教学认识、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形式,又是融备课、上课、评课于一体的一个有机的结合。它在教学理论上的贡献就是把教学的诸多环节(课前准备、课前的设计、课的实施过程中的实践)以一种非常简略的、有效的、集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寻找到了教学各种因素的一种比较简约,甚至是完美的表达方式。说课在一定意义上找到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点,找到了课堂教学中几个关键要素(备课、上课、评课)的有机结合点。
一、语文说课有利于语文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说课是一种非常简练的、占用时间不多的教学表达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一名教师只有自觉地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己教育理论的素养、正确理解教育的本质、掌握教育的艺术,才能水平地把教学思路、对教学的认识、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准确表达出来。
说课能使语文教师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应是多发面的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富有特点的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指学生现在的发展,更是指学生未来的、终生的发展,是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并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发展。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深刻的了解,对所教学科的学科逻辑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求能将这两者完美地统一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要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成为更好发展的手段。语文教师就是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
这是十几年来广大教师说课实践所证明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说课之所以能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和拥护,在实践中迅速推广开来的内在原因之一。新课改中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教师实现专业素质成长有多种途经,例如暂时的培训提高、集中学习等等。但是说课是立足于教学本质常规,立足于教学实践一线,对教师真实地教学状态、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检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是一种在模拟真实状态下,帮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真刀实枪地提高和锻炼的有效伙伴。它对教师产生的这种促进是其它渠道、培养途径难以取代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说课对教师素养的提高,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二、语文说课有利于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推动课堂创新
说课的精华就是把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融为了一体,把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比如备课、上课、评课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反应的是教师最主要、最关键的教学认识、教学策略和对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它所做的是最集中的、最简略的、同时也是最关键、最本质的一种教学提炼概括。
进行教学反思,备课时就意味着:上一节课或在更早的时候,我们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这与什么问题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以前见过或听说过吗?别人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别人是怎样解决的?我们能否借鉴别人的想法或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涉及导某些“教学理论”问题?比如,在教育改革史中不断有人提出要教给学生“知识结构”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我们的备课是否隐含了某种“知识结构”呢?我们怎样使教学保持某种结构? 因此,说课对教师的触动,引起教师思考所达到的深度是非常独特的。它有利于引起和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层次的反思,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创新。创新源自于问题,源自于对现状的批判,源自于对现状的反思。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反思意识,创新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课堂创新并不是喊喊口号,呼吁创造意识就可实现的,它需要一些真正能够促进教师往这个方向走的有效手段。说课它能够在教师反思基础上,让教师去发现问题,去寻找新的突破点,这样就容易激发教学上的创新。所以说课它是一种实现教育创新的形式和手段,当我们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手段,加强了对教学规律、教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时,这种手段就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潜在的教学变革。
例如一节有创新意义的课,但是如果没有以说课这样一个集中的方式来表达,可能创新的感觉就不会很强烈。因为老师在思考一些深层的问题,通过教学表达来讲出它的特征、新意和特色存在时,不会考虑那么集中。而说课要求教师在对教学设计进行表达时不仅要集中,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要这样集中,如此设计与众不同在哪里,这样就往往将教学思路引向到如何改变教师教学。从对现状的改变上,使得教师能够进一步地推进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思路,实现教学创新。
第二节说课中存在哪些不利于教师反思的问题?(围绕反思谈)
1、说课理论与说课实际设计相脱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离
在实际说课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其表现有二:首先理论与实际不能做到有机结合。如理论上要如何突出某重点,但在教学程序设计中却无突出重点的方法;其次是具体内容空泛,无理论指导。如依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的依据是什么,没有说。